:::
華格納,李察 - 教育百科
華 | |
格 | |
納 | |
, | |
李 | |
察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Wagner, Richard (1813-1883) |
作者: | 李小華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德國作曲家,生於萊比鍚(Leipzig),卒於威尼斯。自幼對音樂、文學、戲劇都感興趣,進入萊比錫大學研究哲學,私人隨聖湯瑪士教堂的音樂長韋恩令格(T. Weinlig)學作曲。1832年訪問維也納,並在渥茲堡(Wunzburg)劇院任指揮,發表自己寫的歌劇,也在報章上發表音樂文章,1839年曾前往巴黎求發展,但因無門路而無法打入巴黎的音樂圈,他開始撰寫歌劇《漂泊的荷蘭人》(Der Fliegende Hollander),1842年回國任德雷斯頓(Dresden)宮廷劇院之指揮,潛心研究德國中世紀神話,並發展他的「指導動機」(Leitmotif)作曲理論,1849年因涉及德國革命運動而逃亡至瑞士,開始寫歌劇《尼貝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並發表論文《藝術與革命》(Art and Revolution)。《歌劇與戲劇》(Opera and Drama)和《未來的藝術》(The Art Work of the Future)等。他用音樂來實踐自己的理論和美學觀點,並改革劇場的設計來配合自己的歌劇理想。1872年他自己設計拜魯特(Bayreuth)劇院。1876年在該劇院首演《尼貝龍根的指環》,他的音樂理想為擴大音樂的範圍,推行綜合藝術劇場觀念,主張用指導動機來暗示劇中人的性格或事件,引導聽眾進入劇情,同時把美術、文學帶入音樂,達到視聽兼顧的最高效果。他的綜合藝術劇場觀念不但為哲學家叔本華(Schopenhauer)所推崇,同時還影響到二十世紀的新劇場觀念。與舞蹈有關的作品:《黎恩濟》(Rienzi, 1842) 、編舞貝嘉(M. Béjar, 1965)。《唐懷瑟》(Tannhauser, 1845) 、編舞佛金(M. Fokine, 1910)、巴蘭欽(G. Balanchine, 1932)、馬辛(L. Massine, 1939)、都鐸(A. Tudor, 1960)、貝嘉(1961)、包許(P. Bausch, 1971)等。《崔斯坦與伊索爾》(Tristan und Isolde, 1859) 、編舞馬辛(1944)、摩金(M. Mordkin, 1940)、羅斯(H. Ross, 1958)。《紐倫堡之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uenberg, 1867) 、編舞巴蘭欽(1928)。《女武神》(Die Walkuere, 1870)、編舞貝嘉(1969)。《瑪提爾德》(Mathilde, 1878)、編舞貝嘉(1965)。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華格納,李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