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桂林書圖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高平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桂林圖書館是廣西歷史最悠久的大型圖書館,也是全國成立最早的幾所省級公共圖書館之一。宣統元年(1909),由地方人士唐鍾元、陳智偉等倡議募款籌建。1911年,館舍建成正式開放,定名為廣西省圖書館。1928年,改為廣西省第一圖書館,1936年與廣西省政府圖書館合併稱廣西省政府圖書館。1944年改名為廣西省立桂林圖書館,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之後,遂改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圖書館。1980牢定為現名,仍為省級館建制。
  該館建館之初有藏書4,500種30,000餘冊,現已發展為廣西保存和提供利用圖書資料、歷史文獻的重要場所。根據1990年的統計:館藏資料共有1,500,000餘冊,其中廣西少數民族舊文獻和地方歷史文獻居廣西首位,抗戰時期的桂林出版物也是該館館藏的一大特色。該館收藏線裝古籍以清版為主。館藏珍刻善本有元刻本胡一桂的〔詩集傳附錄纂疏〕、清康熙刻本〔廣西通誌〕、清精寫本〔廣西通誌輯略〕等103種。地方文獻珍本有龍啟瑞手抄本〔是君是臣錄〕,況澄手稿〔況氏叢書〕是該館館藏地方文獻中的珍品。
  1988年10月在漓苑路3號開始擴建新館舍,1990年10月竣工啟用,館舍總面積14,000平方公尺(包括榕湖北路分館)。新館之下設採編、期刊、歷史文獻、科技服務、外文、研究輔導6部及業務辦公室;分館下設閱覽、少年兒童2部及桂林圖書館學情報學中專函授學校。該館設有11個閱覽室,閱覽座位1,124席,4個書刊外借處;每年接待讀者約140,000人次,借閱圖書資料230,000冊次。除為讀者提供外借內閱等一般性服務外,還採用館際互借、文獻檢索、科技諮詢、文獻複印和專業培訓等多種方式為讀者服務,並擔負對柳州、桂林、梧州、河池4個地區以及3個區轄市的市縣級公共圖書館和各系統基層圖書館(室)的業務輔導工作。
  該館現有工作人員115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5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31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34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桂林書圖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