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流行文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opular Culture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流行文化是指當前盛行、廣為大眾接受的文化產品或活動,又稱「大眾文化」或「通俗文化」。流行文化一詞通常與「菁英文化」、「精緻文化」、「嚴肅文化」和「高級文化」等相對。一九六○年代以前,學術界對流行文化多持貶抑的態度。在學術上持批判觀點者多認為流行文化趨向規格化、單一化,有流為受意識宰制的工具之虞;持保守觀點者則認為流行文化庸俗、膚淺,不如古典文化遺產之精緻且高尚。一九六○年代以後,開始有學者注意到工人文化、青少年文化等特殊文化景象,而深入研究,並體會到文化已有多元發展的趨向,過去文化二分的觀點且不適當,一味貶抑流行文化的態度也不妥當,因此有些學者漸以積極的眼光看待流行文化。
  批評流行文化者認為流行文化有以下弊病:(1)流行文化受到商品經濟體制影響,形成文化工業型態,為求有利可圖,而專注於製造能吸引大眾的、規格化的產品,將文化創作者轉化為生產線上的作業員,強迫他們放棄個人價值與風格,以迎合大眾的喜好,結果扼殺了創作自由;(2)流行文化常取材或改編自高級文化,貶損了精緻文化產品的價值;(3)流行文化提供虛幻的內容,使大眾誤解現實;(4)流行文化遮蔽了大眾的文化視野,造成人們的美感與思想不易擴展,使文化逐漸庸俗低落,並有淪為受意識型態宰制的工具之虞。
  支持流行文化者反駁上述觀點,指出:(1)流行文化的創作固然相當重視群眾的愛好,但作者並未完全被群眾的品味所左右,流行文化的創作者仍會嘗試表現自己的風格和創意;另一方面,強調個人技巧價值表現的嚴肅作者事實上也不可能毫不顧及群眾的興趣,所以用是否迎合群眾、抹殺個性,強行畫分嚴肅文化與流行文化並不合宜;(2)流行文化取材自高級文化,不一定會貶低高級文化,反而有助於消除大眾與精緻文化產品的隔閡;況且高級文化也有從流行文化汲取養分的情形,如民歌、爵士樂對嚴肅音樂的貢獻;(3)觀眾所接受的未必全等於文化創作者所提供的內容,觀眾接受訊息的歷程中含有主動詮釋的作用,對訊息不會照單全收,所以觀眾不一定會被流行文化產品宰制;而且流行文化所包含的內容並不像反對者所說的那麼簡單膚淺,其所提供的訊息種類多而數量大,有益於大眾拓展眼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流行文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