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選濾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ilter Theory
作者: 張景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選濾論是認知心理學中有關注意的理論,用來說明人如何接收訊息和選擇訊息。一個人的注意力有所謂選擇注意(focalization)和集中注意(concentration)。選擇注意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知覺會受到周遭環境中各種刺激的影響,但是卻只選擇一個目前感興趣的刺激;集中注意則是討論人們如何運用並集中注意力。
  注意理論中的瓶頸論(Bottleneck Theories)包括布羅本(D.E. Broadbent)的選濾模式(filter model)、崔斯曼(A.M. Treisman)的減弱模式(attenuation model)及鐸儀馳(Deutsch)和諾曼(D.A. Norman)的記憶選擇模式(memory selection model)。其中,選濾模式是布羅本於一九五八年提出來的。他認為許多感覺訊息能同時進入感覺貯存中,但是只有一個輸入物能進入圖形再認期。選濾器的功能就是在決定要讓那一個訊息進入。以英國皇家海軍的人員為受試,進行雙耳分聽的實驗。受試者每人聽三對數字,(7-3)-(4-2)和(1-5)。每對數字中,一個數字出現在左耳,一個數字出現在右耳。同時,每對數字呈現的間隔時間為0.5秒。然後,要求受試說出聽到什麼。如果隨便由受試回答,通常受試答對者都是先說出一邊耳朵聽到的數字,如7-4-1;再說出另一邊耳朵聽到的數字,如3-2-5,而不是一對一對的回答,即不是7-3、4-2、1-5。用同樣的實驗,而強迫受試一對一對的回答時,則三對數字呈現時的間隔時間會影響受試者的表現,即間隔0.5秒時的表現最差,間隔1.5秒或2秒時的表現較佳。
  針對上面的實驗,布羅本以機械模式來表示。模式以一個「Y」型管子及一個可鑑定的球組成。Y型管的下面是幹體,上面有兩個分支。分支猶如雙耳,分支中進來的訊息一次一個的落入幹體中。分支中間有一個活門,如果右邊的訊息要落入幹體,活門會被推到左邊;如果左邊的訊息要落人幹體,活門就會被推動右邊。依此實驗發現,如果要強迫受試依配對的順序說出數字,活門就必須一會兒往左、一會兒往右的讓訊息依原先配對的順序進入幹體。但是這個機械模式並不適合用來說明視覺的現象。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選濾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