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站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ài kōng zhà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太空站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ài kōng zhàn |
解釋:
在固定軌道上運行的載人人造衛星,用作科學觀察和實驗的基地,並可用來給別的太空船補充燃料或從其上發射衛星與導向飛彈。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太空站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pace station |
作者: | 陳正興 |
日期: | 2002年12月 |
出處: | 力學名詞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太空站為在固定軌道上運行的載人太空船,用作科學觀察和實驗的基地,並可用來給別的人造衛星加燃料,或從上面發射衛星和導彈。蘇聯於1971年4月19日首先發射了禮炮1號(Salyut 1)太空站,重8610公斤,全長7.6米。原設計應在永久軌道上運行,但由於軌道高度不足,6個月後因軌道衰退(orbital decay)進入大氣層而告失敗。美國於1973年5月25日發射了第一個成功的試驗性太空站,取名太空實驗室,到1974年2月8日之期間先後有3批太空人進駐,共載人飛行171天。太空人在上面進行了各種科學研究,包括觀察太陽和科胡特克慧星,從熔化的金和鍺混合物中製造超導體。蘇聯在1974到1977年成功地發射了一系列較小的太空站,從禮炮3號到6號,並派太空人在太空站中長時間從事科技研究工作。在1986年發射的Mir號太空站,V. Titov與M. Manarov兩位太空人曾在上面停留了366天(1987年12月21日發射升空到Mir,1988年12月21日返回)。 西方國家下一個龐大的太空站計畫為自由號(Freedom),由下列四個機構合夥: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負責建造哥倫布附加實驗室(Columbus Attached Lab),日本提供日本實驗艙(Japanese Experiment Module, JEM),加拿大發展機動服務中心(Mobile Servicing Center),美國則負責太空站的所有其他硬品,包括一個壓力艙、一個太空人起居艙、一具遙控機器人、結構架、太陽能系統、通訊系統、環境控制系統、與一具極平台(Polar Platform)等。預期在90年代中期以後可開始運轉,2000年初期組合完成。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太空站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英文: | space station |
日期: | 2003年10月 |
出處: | 測繪學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環繞地球或其他星球運行,供長期工作的大型太空飛行器。分載人與無人太空站兩種。載人者設有太空人工作與居住的空間。站上亦設有接合艙,以利運送人員與物資的太空梭可短期停靠。太空站能用於天文觀測、生物及醫學研究、無重力材料加工、地球資源監測、衛星發射和軍事偵察等。前蘇聯的「禮炮號」,美國的「天空實驗室」與歐洲太空總署的「空間實驗室」等均屬試驗性太空站。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太空站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