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雨燕 - 教育百科
小 | |
雨 | |
燕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簡介: 小雨燕常見群聚於海拔800公尺以下都市或鄉鎮之上空盤施,有時在2000公尺以上之高海拔地區,也能見其蹤影。以昆蟲為主要食物。在臺灣的繁殖期3~6月,每窩產蛋3~4,蛋白色無斑。 |
|
知識 1: 無蹼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小雨燕 | |
中文門名: | 脊索動物門 |
分布海拔高度: | 平原鄉鎮 |
紀錄類別: | 脊椎動物鳥類知識單元 |
中文科名: | 雨燕科 |
腳趾型: | 三趾向前,一趾向後﹝常態足﹞ |
棲所環境: | 天空 |
拉丁亞門名: | VERTABRATA |
拉丁種小名: | nipalensis |
中文綱名: | 鳥綱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亞綱名: | NEORNITHES |
拉丁科名: | APODIDAE |
拉丁門名: | CHORDAT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鳥類 |
拉丁屬名: | Apus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台灣分布地點: | 北部 |
中文目名: | 雨燕目 |
拉丁目名: | APODIFORMES |
中文亞綱名: | 今鳥亞綱 |
拉丁綱名: | AVES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小雨燕 |
英文名: | Apus nipalensis kuntzi |
描述: 雌雄鳥同色。成鳥的頭頂、枕、背為一致的黑色,新換羽色會有很窄的羽緣,前額、眼先及過眼線褐色,與黑色頭頂稍呈對比,眼周黑色,耳羽黑褐色至枕及頸側顏色轉深。白色的腰帶與周圍對比強烈,白腰上常可看到深色的矢狀縱紋。白色喉斑達下喉部、嘴角及耳羽,喉部以下的腹面為深黑色,喉斑與胸部界線分明,尾下覆羽與腹部為同樣的深黑色,腹面新換羽毛帶有很窄的灰白色羽緣。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黑褐色,羽毛外側較黑,外側初級飛羽顏色較深,次級飛羽的羽尖顏色較淡,覆羽顏色比飛羽較深較黑,覆羽前緣黑褐色有淡灰色的羽緣。大覆羽羽色比上方顏色淡且較灰,中覆羽及小覆羽黑色,外側初級飛羽比其它的部分顏色深,大覆羽及中覆羽常有白色羽緣,以及較深色近末端帶。尾羽黑褐色,張開時外側羽軸較中央尾羽顏色淡,尾下顏色較灰。幼鳥與成鳥的新換羽類似,但羽毛常帶有羽緣。 |
|
分布: 全球分布於南亞的尼泊爾、孟加拉、緬甸、中南半島、中國華南、日本南部、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尼。台灣遍布於低中海拔山區,離島中的澎湖群島、台東的蘭嶼和綠島、基隆彭佳嶼、宜蘭龜山島、金門及馬祖列島都有出現紀錄。 |
|
作者: | 丁宗蘇, 方偉宏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ouse Swift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Apus nipalensis |
|
形態: 體長13~15公分。喙及腳皆為黑色,喉部、尾部及尾上覆羽為白色,身體其他部分為黑褐色。尾羽向內微凹沒有分叉,末端方形,撐開呈扇形時則略圓。 |
|
分布: 共4亞種,分布於亞洲東部及南部,日本、臺灣、菲律賓、中國大陸華南地區、中南半島、印尼及婆羅洲。 |
|
生態習性: 大多出現於低海拔地區的上空,屬於群棲性,成群於空中飛行,捕食飛行中的昆蟲,夜間則攀附於屋簷、橋樑或牆壁休息。叫聲吵雜,為斷續的鳴聲。成群築巢,巢半圓形緊附於橋下或建築物的屋簷壁上,巢材為泥土、羽毛、草莖等,開口位於巢的側面或下方。 |
|
綱: 鳥綱(Class Aves) |
|
目: 雨燕目(Order Apodiformes) |
|
科: 雨燕科(Family Apodida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小雨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