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華爾茲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altz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蹈類型名。十八世紀後期流行的一種三拍子雙人舞。因該類型舞蹈極易適應社會的變遷和大眾的需求,且能夠配上新時尚格調,故在交際場合中受歡迎之程度,歷久不衰。華爾茲源自德國南部和奧國的鄉村舞「蘭德勒舞曲」(Landler),但蘭德勒舞曲速度較慢、有鄉土味;而華爾茲速度較快,修飾較多。它本是屬低層社會的舞蹈,後才傳入中、高層社會中。華爾茲流行初期,保守之士以為這種兩人擁抱緊靠的舞蹈,過於放蕩大膽,有違道德規範,但在1780年左右它卻盛行於全歐洲,十九世紀中期,維也納交響樂舞曲作曲家藍德(Joseph Lander, 1810-1843)和著名的史特勞斯家族(Strauss Family)把華爾茲舞曲發展成藝術音樂,造成高級社會流行的時尚,人們認為它是一種優美、成熟和高雅的象徵。1910年左右,另一種較慢的英國華爾茲取代維也納華爾茲,成為交際舞的新寵。早期的華爾茲舞曲只有兩樂段,每段為八小節,不斷重複。後來舞蹈越來越長,因此舞曲也加上了導奏和終曲,許多十九世紀的華爾茲舞曲都用這種較長大的形式。其實浪漫音樂時期已有作曲家用華爾茲創作音樂如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的《邀舞》《Aufforderung Zum Tanz》,舒伯特(F.Schubert, 1797-1828)、蕭邦(F. Chopin, 1810-1849)、李斯特(F. Lizst, 1811-1886),柴科夫斯基(P. Tchaikovsky, 1840-1893)等人皆創作了不少華爾茲相關的藝術性作品。理夏德.史特勞斯(Richerd Strauss, 1864-1949)在歌劇《玫瑰騎士》(Der Rosenkavalier)中用維也納華爾茲來表示十八世紀時的維也納情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華爾茲被人用作象徵維也納的舞曲。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華爾茲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