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自治會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ué shēng zì zhì huì |
解釋:
學生團體依據社會組織的型式與特性,在學校輔導下組成自治團體,來推展自己團體的活動,藉以培養學生自治與互助合作的精神。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學生自治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tudent Government |
作者: | 方永泉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學生自治會指在高等教育或中等教育的階段中,由學生本身組成的一種管理結構(governmental structures)來代表其自身的利益,並且提供服務。在一些國家中,除了每所學校中有著個別的自治會的設立外,還有全國性的學生聯盟組織(student unions)。一般來說,這些學生聯盟多半由各校的學生自治會聯合組成,有時對於一國高等教育政策的形成與學生利益的捍衛,產生重大的影響。 學生自治會的源起可以溯源自中世紀的大學,特別是波隆納大學(Bologna University)之類的學生大學(students' university)。在這類的學生大學中,學生掌握了大學的行政權力,學生同鄉會(nations)的總會長便是大學校長。後來十五世紀時,蘇格蘭早期大學的一些創辦人基於設立法律學院(schools of law)的希望,於是仿照波隆納大學設立了頗具規模的學生自治會。不過由於當時文學院一些極端學生的反對,使得學生自治會徒具形式,而把真正的權力交還給「校務教師」(regent masters)。因此之故,其實蘇格蘭的學生自治會的組成與日耳曼北部及低地國家(low countries)的關係要更為密切。約在此時,由於教廷的分裂,也使得這些蘇格蘭早期大學在發展上要更趨近於前述國家。 時至今日,大部分國家中的中學及大學都有學生自治會的設立,它們通常控制了一分重要的預算並且提供食物、娛樂、交通等服務。學生自治會也代表了學生在大學中的權益,並且可以指定學生代表參加學術委員會(academic committees)與校務會議。有時,學生自治會也扮演了重要的政治角色,例如在美國,學生自治會就反映了校園對於政治的關心;在校園事件的發生中,學生自治會還常會被賦予一種特定的政治角色。在某些例子中,競選學生自治會幹部的候選人,甚至可能有著政黨在後面支持。此外,在另些國家中,學生自治會有著更濃厚的政黨氣氛,例如在印度或其他國家,政黨甚至推出自己的候選人來競選學生自治會幹部的職位,且不惜花費大筆金錢在校園中,以保證他們的候選人能夠當選。至於中學階段的學生自治會雖然較少涉入政治的成分,不過在某些高等教育不甚發達的國家中(如非洲),中學的學生自治會在政治上也常有活躍的表現。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學生自治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