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知安行 - 教育百科
生 | |
知 | |
安 | |
行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楊袓漢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生知安行是從人對道德之理天生便能明悟,亦能安然自得地實踐。〔中庸〕第二十章說:「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如、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生知安行是就對五達道及三達德的了解和實踐來說的,人生不能與五倫的關係,故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別、長幼之序、朋友之信等五倫之道,是所有人都應遵行的,所以說是五達道。要實踐五倫之道,要靠著知、仁、勇三種德性,這也是人人所應具有的,所以說是三達德。對於這五達道及三達德,如果有人不須後天的學習,便能明悟;不用勉強努力,便自然安然地實踐出來,是所謂「生知安行」的人。生知安行,是聖人的境界。因雖然道德之理及實踐道德的能力,人人本具,但人的氣質之性未必清明,人的生命亦未必無習染,故生知安行的人是極罕有的。雖說生知安行者是聖人,但即使是聖人,亦未必不須學習和自覺努力地實踐。故生知安行是一理想,立之以為實踐的終極標準。 生知安行以下,有「學知利行」及「困知勉行」兩種階段。對三達德和五達道,通過學習而能了解,又覺得是有益的而去實踐,便是學知利行。如果經過困苦的用功方能明白,又要受到外在的規範,勉強才能實踐,便是因知勉行。由於人的氣稟不齊,有清有濁,所以有這三種程度的不同;但雖有這些分別,若就都能明白和實踐道德這一點上看,三者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所以說「及其成功一也」。因此可知每人各就自己的稟賦,努力去做,便都可以成功,所以困而知之的人,只要不自暴自棄,還是可以和生而知之的人一樣成功。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知安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