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知識社會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ciology of Knowledge
作者: 陳伯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知識社會學是從社會學發展出來的一門學科。最早提出此一名詞的是哲學家謝勒(Max Scheler),早期此一學科較具哲學色彩,後來到曼海姆(Karl Mannheim)之後,才走向社會學的領域。知識社會學重視知識形成與社會文化條件的關聯。換言之,其研究是了解知識的內容及呈現方式如何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
  知識社會學的發展始於馬克斯(K. Marx)思想中對意識型態的批判;其所謂「人的存在決定人的意識,而不是人的意識決定人的存在」,即為知識社會學的核心觀念。後來馬克斯主義者將思想(或知識)視為社會經濟結構與發展制約的產物,強調下層建構(如經濟)對上層建構(如法律、政治、教育)的決定性影響,而以「物質」利益作為對觀念或思想限定的唯一條件,忽略了社會或文化系統的影響力以及人的主動認知作用,顯然是有所偏頗的。
  二十世紀之後,知識社會學的發展,逐漸脫離馬克斯以「階級」來解釋知識的社會起源,而以全面知識(包括文化、宗教)來檢視受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在方法論上尋求新的典範。其中的重要學者如曼海姆、涂爾幹(E. Durkheim)、索羅金(P. Sorokin)、墨頓(R. Merton)、柏格耳(P. Berger)、陸克曼(Thomas Luckmann)、孔恩(Thomas Kuhn),都對知識社會學有相當的貢獻。
  至於將知識社會學應用到教育上的研究,大抵以格(M.F.D. Young)、柏恩斯坦(Basil Bernstin)、波迪爾(P. Bourdieu)、艾波(M. Apple)、基諾士(H. Giroux)等人;其研究大都涉及知識與權力的關係,教學歷程如何受鉅觀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甚至也從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來說明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及社會階級再製與教育的關係,其中也涉及潛在課程的研究。上述研究從一九六○年後期起,逐漸受到重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知識社會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