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悟真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李豐楙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悟真篇〕為道教內丹書。宋張伯端撰。一卷。自序於神宗熙寧八年(1075)。書中繼承〔陰符經〕、〔道德經〕、〔參同契〕的義理,用詩詞形式演說金丹的修煉法,語多幽隱。主內丹 ,排斥外丹 ,謂「人人本有長生藥」,「何須尋草學燒茅」。教人「體煉三黃及四神,若尋眾草更非真。」要識真鉛汞,凡砂及水銀均非真鉛汞;主張「取將坎位心中實,點化離宮腹內明」即將坎中之陽氣以點化離中之陰精,乃運行交會而復還其乾健純陽之體,則人之修煉造化畢。書後附有〔禪宗歌頌〕三十二首及後序,為宋以來道教南宗的重要著述。注釋本甚多,參與〔悟真篇注釋〕、〔悟真外篇〕等。收入於〔道藏〕第一百二十六、一百二十七冊。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悟真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