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道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李豐楙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道藏是道經道書總集。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匯集編纂而成。自古至今,集中國文化之大成者有三:一為〔四庫全書〕或〔十三經〕,代表儒家文化;一為〔道藏〕,代表道教文化;及代表佛家文化的佛藏,即〔大藏經〕。〔道藏〕的內容,主要是由道家書、方書、道經和傳記四大部分組成。最早出現的是道家書,如老、莊、關、列等。其次是方書,包括古代神仙家、陰陽家等書,如醫卜星相之類。道經最早的是〔太平經〕。有關道教的傳記,最古的如 〔穆天子傳〕、〔列仙傳〕等。
  〔道藏〕中還有一些雜家、集部等書。如〔易經〕等一類著述。集部出現較晚,為歷代修藏時編入的。晉葛洪〔抱朴子、遐覽〕載「經」類一百三十七種,四百三十四卷;「記」二十九種,五十一卷;「法」五種,十五卷;「文」四種,十卷;「錄」三種,四卷;「集」二種,二卷;「雜」(如養生書、升天儀、微言、九宮、囊中要、大禁、奪箕律、立亡術、道要、道意、大覽、肘後等)十二種,一百五十卷;「圖」十三種,十三卷;「符」六百二十卷;統計以上九類,共一千二百九十九卷。
  宋明帝太始七年,陸修靜因敕上〔三洞經書目錄〕:「道家經書,並藥方、符圖等,總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其一千九十卷已行於世,一百三十八卷猶在天宮。」此為道書目之最古者,晉葛洪〔抱朴子〕中尚未有三洞之說,陸修靜時始總括三洞,奠定了〔道藏〕的基礎。梁孟法師有〔玉緯七部經目〕,梁陶弘景有〔陶隱居經目〕。梁武帝普通四年阮孝緒〔七錄‧仙道錄〕列經戒部二百九十種,三百一十八帙,八百八卷;服餌部四十八種,五十二帙,一百六十七卷;房中部十三種,十三帙,三十八卷;符圖部七十種,七十六帙,一百三卷。共四部,四百二十五種,四百五十九族,一千一百三十八卷。北周武帝天和五年,玄都道觀道士上經目,增入諸子論,共二千四十卷。云有六千六百六十三卷。建德中,更令王延校定道書,凡八千三十卷。並作經目〔三洞珠囊〕七卷。〔隋書道書總目〕載三百七十七部,一千二百一十六卷。
  唐初道士尹文操〔玉緯經目〕藏經七千三百卷。其中最主要的則為陸修靜的〔三洞經書目〕和北周的〔玄都經目〕。陸目收有行世經典一千九十卷,應屬〔遐覽篇〕所提到的一些方書,以及東晉以來楊義、許謐、葛巢甫等人所傳的經笈符籙。唐開元中,發使搜訪道經,由張仙庭主事纂修成藏,目曰〔三洞瓊綱〕,總三千七百四十四卷,(或曰五千七百卷)。分為三洞三十六部。這是道教史上第一部道書總集,因成藏於開元年間,故名〔開元道藏〕。後經五代之亂,〔道藏〕因遭兵燹而散失不全。繼〔開元道藏〕之後,宋代曾六次修藏。第一次為太宗時期。第二、三次是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第四次修藏,在宋徽宗年間(1102~1106),詔搜訪道都遺書,令道士劉道元等校定,〔道藏〕增至五千三百八十七卷。第五次修藏,在宋徽宗崇寧政和年間(1111~1118)。第六次修藏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間,宋代六次修藏,其中最著稱的是〔政和道藏〕(即〔萬壽道藏〕)。〔瓊章道藏〕是據此藏之幸存本重加整理,至金代修藏,亦據此藏為底本。
  南宋高宗紹興年間,鄭樵撰成〔通志〕,其中〔藝文略〕諸子類有道家書目,分二十五種,即〔老子〕、〔莊子〕、〔諸子〕、[陰符經〕、〔黃庭經〕、〔參同契〕、目錄、傳、論、書、經、科儀、符籙、吐納、胎息、內視、導引、辟穀、內丹、外丹、金石藥、服餌、房中、修養,計一千三百二十三部,三千七百六卷。〔政和道藏〕經版,至金代尚存,但已殘闕。金世宗大定四年,詔以南京〔宋東京〕經版,付中都十方天長觀(今北京白雲觀古名)。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提點孫明道奉詔補刊〔道藏〕,名〔大金玄都寶藏〕。元太宗九年(1237),宋德芳(披雲),與通真子秦志安謀為重刊〔道藏〕。乃馬真皇后稱制三年(甲辰年公元(1244),全藏刊竣,凡七千八百餘卷,亦名〔玄都寶藏〕。
  至英宗正統九年始行刊板。詔通炒真人邵以正督校,重加訂正,增所未備,至十年刊板事竣。都五千三百五卷,四百八十函。仍以千字文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每函各為若干卷,卷為一冊。所收的道書已重行分卷,原有道書短卷,則數卷并為一卷。系梵夾本,是為〔正統道藏〕。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7),又敕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刊續〔道藏〕,自杜字至櫻字,凡三十二函,一百八十卷 ,是為 〔萬曆續道藏〕。正統〔道藏〕共五百十二函,計五千四百八十五卷。迨至清德宗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在版盡毀。
  自〔正統道藏〕、〔萬曆續道藏〕刊就後,明清曆朝,印施各處宮觀的〔道藏〕甚多。以屢經兵燹,存者寥寥可數,〔道藏〕隨成祕笈。清道光年間,北京白雲觀所存的〔道藏〕,見有殘缺,經羽士鄭永祥募金補鈔,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竣工,作〔白雲觀重修道藏記〕。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六年,上海涵芬樓即據北京白雲觀所藏〔正統道藏〕、〔萬曆續道藏〕影印,縮改為六開方冊線裝本,凡一千一百二十冊。此影印本行世後,明〔藏〕才得以廣泛流傳,學者亦始得閱讀。〔道藏〕的分類,現存明〔藏〕,分為三洞四輔十二類。〔道藏〕中的道經道書,唐以前因有傳授統系,故分為七部,自宋以後,三洞四輔已非原貌,明代重修〔道藏〕仍沿用七部舊觀,三洞頂下各分十二類,四輔項下不分類,加之各類之書,未必盡合定例,如欲查某類書籍,要翻全部〔道藏目錄〕方可。
  道教著名學者陳櫻寧有鑑於此,曾根據〔道藏〕全書的內容、性質,將其分為十四大類,即道家類、道通類、道功類、道術類、道濟類、道餘類、道志類、道史類、道集類、道教類、道經類、道戒類、道法類、道儀類。從內容上講,正、續〔道藏〕收書一千四百七十六種,合五千四百八十五卷,集道教文化之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一大寶庫。其中學術,包羅萬象,貫徹九流。遠溯黃老,兼綜百家,包括黃帝、哲、兵、醫典,道家諸子名著。道教的理義科範,丹鼎神仙,法籙符咒,山志宮觀,陰陽卜筮,天文曆算,音樂藝術,聖義真詮,許多道經典籍,四庫既未甄收,坊間亦鮮流傳。不少有識學者,對〔道藏〕中所收的各種古籍,歷來十分重視,以此作為研究古代學術的資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道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作者: 沈津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道藏〕是道教文獻的總名。道書正式編「藏」,始於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年間,詔令發使蒐訪道經,親加檢閱,列其書為「藏」,名曰〔三洞瓊綱〕,總3,744卷。天寶7年(西元748年),詔令傳寫,以廣流布,名曰〔開元道藏〕。從此,道教與佛教,各有〔藏經〕。趙宋開國後,崇奉道教,真宗大中祥符初年,詔令宰臣王欽若總領,得4,359卷,撰成篇目上進,賜名〔寶文統錄〕。由於其間頗有參差。王欽若再薦張君房校修,成4,565卷,函目按〔千字文〕起「天」字號,終「宮」字號,為466函,題曰〔大宋天宮寶藏〕,至真宗天禧3年(1019)寫錄成7部。徽宗政和中刊刻藏典,共540函,5,481卷,名曰〔政和萬壽道藏〕。此為道書全藏雕版印刷之始。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詔令刻印〔道藏〕,兩年後刻成,共6,455卷,稱曰〔大金玄都寶藏〕。蒙古興起之初,太祖孛兒隻斤鐵木真(成吉思汗)崇奉道教,道士宋德方奉旨蒐羅並倡刊道經。至六皇后乃馬真稱制之第3年(1244),全藏刊竣,凡7,800多卷,稱為〔玄都寶藏〕。元朝建國後,世祖忽必烈尊信喇嘛教主八思八,下令焚燬〔道藏〕經版。除了〔道德經〕以外的道書和道經都遭到嚴重的厄運。元〔道藏〕全燬後,印本僅存者祇〔雲岌七籤〕及〔太清風露經〕兩種,現均藏北京圖書館。宋、金、蒙古三刻〔道藏〕,都沒有全藏傳本。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初,敕命第43代天師張宇初編修〔道藏〕。永樂8年(1410),張宇初去世,詔令第44代天師張宇清繼續主持。至英宗正統9年(1444)始刊版,次年刻竣,名曰〔正統道藏〕。收道書1,426種,合5,305卷,按三洞、四輔、十二類分門,以〔千字文〕為函目,起「天」字,至「英」字,共480函,每卷一冊。萬曆35年(1607),第50代天師張國祥奉神宗朱栩鈞命,校刻〔續道藏〕,以補〔正統道藏〕之缺收及正統後的道教著作。共180卷,亦以〔千宇文〕為函次,上接〔正統道藏〕,起自「杜」字,至「纓」字止,凡32函。明藏刻印完竣,頒在全國名山宮觀。北京白雲觀所藏,到清道光年間,已有殘缺,經羽士鄭永祥募金補鈔工竣。1923年至1926年,上海涵芬樓借北京白雲觀藏正、萬〔道藏〕及〔續道藏〕影印,然缺98頁。1957年至1977年,臺灣中華道教會以涵芬樓本重印,缺頁也未補,但增明清以來散佚道書15種。1980年代,北京文物籌出版社又據涵芬樓本影印,並用上海圖書館藏上海白雲觀舊本補足缺頁。〔正統道藏〕,內容龐雜,卷帙浩繁,其中有道教經典、論集、戒律、符圖、法術、科儀、贊頌、傳記、宮觀山志、神仙譜錄等。此外還收入了儒家及諸子百家著作百種,不少是〔道藏〕之外失傳的古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道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