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實精粹主義 - 教育百科
唯 | |
實 | |
精 | |
粹 | |
主 | |
義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Realistic Essentialism |
作者: | 徐宗林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唯實精粹主義為當代教育哲學的派別之一。「精粹主義」一辭,有下列幾個涵義:(1)依希臘哲人柏拉圖(Plato)的說法,形式是最根本的實在,現象中的物體,均為該物體形式的複本,不但不真實而且也不夠完美;形式才是物體不可缺少的本質(essence);(2)任何存有的物體,均有本質;對物體而言,本質不僅是必要而且是根本的,沒有物體的本質,物體不會存在;(3)教育上的精粹主義,指由美國教育學者巴格萊(William Chandler Bagley, 1874~1946)所發展出來的教育哲學思想,主張教育理論與實施,均應重視教育的方法、內容、管理,而非學生的創造性思考,因為社會文化中有不可或缺的共同核心成分,如基本的知識、技能、態度、理想、價值等,教育實施應該系統地傳授這些文化中的根本要素,要學生分享這些前人留下來的文化基本教材。教育活動的設計者,亦必須清楚地運用這些真實而基本的知識、技能等以作為教育的內容。如此社會基本的文化遺產,才能得以保留,而社會中的個人則得以分享所屬社會中的文化基本遺產。唯實精粹主義者認為社會文化中的基本而普遍的材料具有教育的價值。這些社會文化中的基本的知識、觀念、技能、態度、理想、價值等的真實性及實在性是不可否認的。故唯實而精粹的教材,就是教育內容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內容,而其教育的價值也是真實而不容懷疑的。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唯實精粹主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