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紐約市立芭蕾舞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ew York City Ballet
作者: 尹曼娜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團。該舞團於1933年成立,由林肯.柯斯坦(Lincoln Kirstein)邀請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共同創立的一個完全屬於美國,且目的是要放在原創性而非搬演以前傳統舞碼為目的的芭蕾舞團。巴蘭欽接受了邀請,但強調需先有芭蕾舞校,於次年即創建了美國芭蕾舞學校(The School of American Ballet),為培育人才與發展舞蹈奠定了根基。1935年於紐約首演,1946年成立「芭蕾舞協會」,柯斯坦為行政總監,巴蘭欽為藝術總監,羅賓斯為藝術聯合指導;舞團成功的結合了歐洲與美國當代芭蕾,並很快地成為世界上知名的芭蕾舞團之一。由於創團風波不斷,直到1948年方以紐約市立中心為據點,並正名為「紐約市立芭蕾舞團」。自1964年至今,舞團即以林肯中心為的永久駐團所在地。1983年巴蘭欽去世後,舞團由羅賓斯與彼得.馬丁斯(Peter Martins, 1946-)接下重任,但羅賓斯不久即辭卸職務,此後舞團大局全由馬丁斯獨立挑起。巴蘭欽在世所編的舞碼多達四百多支作品,故舞團舞碼豐富,有《阿波羅》(1928)、《小夜曲》(1934)、《巴洛克協奏曲》、《嬉戲》(1945)、《四種氣質》(1946)、《火鳥》(1949)、《浪子》(1950)、《雪兒維亞雙人舞》(1950)、《蘇格蘭交響曲》(1952)、《胡桃鉗》(1954)、《作品34》(1954)、《西部交響詩》(1954)、《六人舞》(1955)、《變奏曲》(1956)、《競技(Agon)》(1957)、《方塊舞》(1957)、《星條旗》(1958)、《七大死罪》(1958)、《插曲(Episodes)》(1959)、《C大調交響曲》、《主題與變奏》、《柴科夫斯基雙人舞》(1960)、《多尼才悌變奏曲》(1960)、《雷蒙達變奏曲》(1961)、《仲夏夜之夢》(1962)、《鋼琴與交響樂的動作》(1963))、《Bugaku》(1963)、《唐吉訶德》(1965)、《珠寶》(1967)、《夜影》、《誰在乎》(1970)、《奧菲爾斯》、《海盜》、《雙協奏曲》(1972)、《柯碧莉亞》(1974)、《史特拉汶斯基小提琴協奏曲》(1972)、《塔朗泰拉舞曲》(1964)、《維也納華爾滋》(1977)……等。
參照: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單1997年與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紐約市立芭蕾舞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