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緊急接生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mergency Child Delivery
作者: 劉淑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分娩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平常都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包括用品,送醫或請醫師或助產士幫忙。但有時孕婦在某些情況或環境下,不及在預期的時間或地點分娩,無法安排就醫。遇到這種情形,在醫護人員未到之前,給予何種幫忙與處理來保護母子平安,便是緊急接生的要義。
  1.注意事項:
  (1)盡速與醫療單位聯絡求援。
  (2)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手部有化膿傷口者不可接觸產婦及新生兒;協助者雙手刷洗乾淨。
  (3)最好有口罩,否則以清潔手帕代用之。
  (4)安慰產婦、保持鎮靜以自然生產,新生兒、臍帶、胎盤都順其自然娩出,不可強拉,以免損傷。
  (5)不可用不潔物品接觸到產婦外陰、產道及新生兒臍帶。
  (6)維持現場秩序,以免產婦受到干擾。
  (7)若在來不及消毒的情況下,產後盡快將產婦及新生兒送醫診治。
  2.處理方法:
  (1)清理適當空間,盡量能讓產婦雙腿分開、屈膝仰臥、臀下墊報紙、衛生紙或其他易吸水且柔軟的物品,注意產婦保暖。
  (2)在肛門下置放乾淨塑膠布、較易處理排出的羊水、血及產婦用力分娩所排出的大便。(要由前往後擦,以防汙染產道)
  (3)新生兒頭部已產出,用手按穩它,以防「射出」。
  (4)若新生兒臉上有薄膜撕開它,若臍帶繞頸,將它移開,以防窒息。
  (5)新生兒全身溼滑,以雙手托住身體,確保臍帶沒被用力拉扯的情況下、清理他的口腔後、放入母親懷中(與母親同向,側躺在母親身上)、注意母子保暖。
  (6)如新生兒在兩分鐘內未有啼哭或無呼吸現象時,立即施行口對口鼻人工呼吸。
  (7)可能的話,對產婦下腹部作輕微的環形按摩,以刺激子宮收縮,減少流血量。
  (8)除非有下列情況,否則不宜結紮或剪斷臍帶:胎盤已娩出、臍帶已停止跳動、新生兒出生十分鐘以後,一般是將胎盤包好,讓它與新生兒放在一起,保持比新生兒高一些的位置盡速送醫。
  (9)結紮或剪斷臍帶的方法:離新生兒腹部十五公分及二十公分處各用力結上清潔帶子,以剪刀在兩處間剪斷,十分鐘後確定無出血,再在距十公分處綁上另一根帶子即可。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緊急接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