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且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5
  • 漢語拼音 [一]jū[二]qiě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ㄌㄧㄢˊㄘˊ。①ㄅㄧㄠˇㄕˋㄅㄧㄥˋㄌㄧㄝˋㄏㄨㄛˋㄧˋ˙ㄙㄍㄥˋㄐㄧㄣˋㄧˋㄘㄥˊㄖㄨˊ:「ㄅㄧㄥˋㄑㄧㄝˇ」、「ㄎㄨㄤˋㄑㄧㄝˇ」、「ㄕㄤˋㄑㄧㄝˇ」、「ㄦˊㄑㄧㄝˇ」。②ㄅㄧㄠˇㄕˋㄌㄧㄤˇㄐㄧㄢˋㄕˋㄊㄨㄥˊㄕˊㄐㄧㄣˋㄒㄧㄥˊㄖㄨˊ:「ㄑㄧㄝˇㄓㄢˋㄑㄧㄝˇㄗㄡˇ」、「ㄑㄧㄝˇㄕㄨㄛㄑㄧㄝˇㄒㄧㄠˋ」。
  2. ㄈㄨˋㄘˊ。①ㄅㄧㄠˇㄕˋㄓㄢˋㄕˊ˙ㄉㄜㄧˋ˙ㄙㄖㄨˊ:「ㄑㄧㄝˇㄇㄢˋ」、「ㄍㄨㄑㄧㄝˇ」、「ㄍㄡˇㄑㄧㄝˇ」、「ㄓㄢˋㄑㄧㄝˇ」。②ㄐㄧㄤㄧㄠˋㄐㄧㄤㄐㄧㄣˋㄖㄨˊ:「ㄋㄧㄢˊㄑㄧㄝˇㄐㄧㄡˇㄕ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ě
解釋:
  1. 暫時。
    【例】姑且、得過且過
  2. 又、並。
    【例】而且、既高且大
  3. 將、近。用於文言文。
    【例】旦暮且下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句末助詞。
    【例】狂童之狂也且。(《詩經.鄭風.褰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ě
解釋:
[副]
1.暫時。如:「你且坐著」。《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列傳》:「民勞,未可,且待之。」
2.將、將要。如:「旦暮且下」。《戰國策.齊策一》:「魏有破韓之志,韓見且亡,必東愬於齊。」
3.只。宋.蘇軾〈虞美人.持杯遙勸天邊月〉詞:「持杯復更勸花枝,且願花枝常在莫披離。」《水滸傳》第六五回:「我自要幹大事,那里且報小仇。」
[連]
1.又、並。如:「老榕樹既高且大。」《詩經.小雅.魚麗》:「君子有酒,旨且多。」《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2.況、何況。《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且楚師老矣,何故退?」《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
3.尚、還。如:「尚且」、「然且不可」。《孟子.公孫丑下》:「然則聖人且有過與?」
4.抑、或者。《戰國策.齊策四》:「王以天下為尊秦乎?且尊齊乎?」《史記.卷四四.魏世家》:「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
5.表示同時做兩件事情。如:「且歌且舞」、「且戰且走」。《西遊記》第六一回:「那魔王奮勇爭強,且行且鬥,鬥了一夜,不分上下。」《海上花列傳》第九回:「蕙貞脫身站在當地,手指著小紅,且哭且罵。」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農曆六月。《爾雅.釋天》:「六月為且。」
[助]
用於句末,近似於表示感嘆的「啊」。《詩經.鄭風.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ián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ㄐㄩ

1.古代用以盛放祭品之器具。《說文解字.且部》:「且,薦也。从几,足有二橫。一,其下地也。」《詩經.大雅.韓奕》:「籩豆有且,侯氏燕胥。」

2.農曆六月。《爾雅.釋天》:「六月為且。」

3.助詞。用於句末,無義。《詩經.鄭風.褰裳》:「狂童之狂也且!」《詩經.小雅.巧言》:「悠悠昊天,曰父母且。」

㈡ㄑㄧㄝˇ

1.暫時,常用以表示權宜做法。《史記.卷六六.列傳.伍子胥》:「民勞,未可,且待之。」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五.寒號蟲》:「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索然如鷇雛,遂自鳴曰:『得過且過。』」

2.將要。如:「旦暮且下」。《戰國策.齊策一》:「魏有破韓之志,韓見且亡,必東愬於齊。」《新唐書.卷二○一.文藝列傳上.杜審言》:「甚為造化小兒所苦,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固太慰;但恨不見替人。」

3.只。宋.蘇軾〈虞美人.持杯遙勸天邊月〉詞:「持杯復更勸花枝,且願花枝常在莫披離。」《水滸傳》第六五回:「我自要幹大事,那裡且報小仇。」

4.當連詞:

 ⑴又、並,表示並列關係。《詩經.小雅.魚麗》:「君子有酒,旨且多。」《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⑵何況、尚且,表示更進一層關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且楚師老矣,何故退?」《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三國演義》第三七回:「死且不怕,豈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勞神思。」

 ⑶抑、或者,表示選擇關係。《戰國策.齊策四》:「王以天下為尊秦乎?且尊齊乎?」《史記.卷四四.魏世家》:「富貴者驕人?且貧賤者驕人乎?」

 ⑷連用二個「且」,表示並行關係。如:「且歌且舞」。《三國演義》第六三回:「玄德守不住二寨,且戰且走,奔回涪關。」《紅樓夢》第一回:「忽見那廂來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談。」

㈢ㄉㄢˋ

@A01772

注音: ㈠ㄐㄩ ㈡ㄑㄧㄝˇ ㈢ㄉ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且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