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飛海蛾魚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飛海蛾魚
英文名: Pegasus volitans
描述:
體縱扁而寬,完全被覆堅硬骨板,包括背部側4節、腹部側5節以及尾環12節,前9節可移動,後3節則相連一起;後面數節尾環中側具隆起稜。枕部不具凹窩。吻部突出,兩側各具隆起稜,稜脊具鋸齒狀。體無鱗。背鰭位於體後,與臀鰭相對,無硬棘,僅具5軟條;胸鰭大形,呈水平翼狀,具透明鰭膜以及9-12不分枝軟條,第5軟條發達呈觸手狀,遠厚於其它軟條;腹鰭具I棘,第一軟條延長呈觸手狀。體背及體側淡褐至黑褐色;體腹淡色;胸鰭具兩縱列褐色帶及黑褐、黃白色斑點;尾鰭亦具數列黑褐色斑點。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自西起非洲之莫三比克,北上延伸至日本,南至巴布新幾內亞及澳洲。臺灣主要分布於東北部及西南部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egasus volitans (Linnaeus, 1758)
形態:
身體寬闊且扁平,被堅硬骨板所包覆,包括背部側3節、腹部側4節以及可移動之尾環8或9節;最後尾環背面具棘。枕部具2凹窩。眼上骨突出,眼間隔凹入;由腹面可見眼睛。吻部之腹面較背面寬大,稜脊具鋸齒狀。無肛門乳突。背鰭位於體後,與臀鰭相對,無硬棘,僅具5軟條;胸鰭大,水平且呈翼狀,具透明鰭膜以及9-12不分枝軟條;腹鰭具1硬棘,第一軟條延長呈觸手狀。體色多變,通常淡褐至深褐色,背部和側邊顏色深於腹面;胸鰭具縱列斑點;尾鰭亦具數列黑色斑點。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西起紅海、南非等地,東至馬貴斯及社會群島,北部日本,南至澳洲海域。台灣分布於西南部及東北部海域。
生態習性:
主要棲息於具海藻床的潟湖區或沙洲海域,亦常出現於海灣或河口域。主要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成魚時,常出現於泥沙區水域。
利用:
小型魚類,偶而被底拖網捕獲,除學術研究外,不具食用價值。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刺魚目(Order Gasterosteiformes)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亞目:
海龍亞目(Suborder Syngnathoidei)
下目:
海龍下目(Infraorder Syngnatha)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
海蛾科(Family Pegasidae),Seamoths
上科:
海蛾上科(Superfamily Pegasoidea)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飛海蛾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