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星雞魚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xīng jī y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īng jī yú
解釋:
動物名。硬骨魚綱石鱸科。身體呈灰褐色,體側及鱗片上有黑色斑點。臺灣亦有出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星雞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星雞魚
英文名: Pomadasys kaakan
描述:
體側扁,呈長橢圓型,背緣弧形隆起,腹緣略呈弧形。頭中大。吻鈍尖。口中大,端位;上頜稍長於下頜,上下頜齒細小,絨毛狀,外列齒大;鋤骨、腭骨及舌面皆無齒。頦部具一長而深的中央溝;頦孔1對。體被薄櫛鱗,背鰭及臀鰭基部均具鱗鞘;側線完整,側線鱗數51-52。背鰭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無明顯缺刻,硬棘數XII,第IV棘最長,軟條數13-15;臀鰭小,與背鰭鰭條部同形,硬棘數III,第II棘強大,軟條數7;胸鰭中長,長於腹鰭;尾鰭內凹形。體呈銀白色,背部呈銀灰色,幼魚時,胸鰭以上有6-7條黑色點狀橫帶,背鰭亦具黑色斑點,隨著成長,斑點逐漸不明顯,頭部和尾鰭則逐漸轉黑。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波斯灣及紅海,北到台灣,南至澳洲。台灣分布於西部及北部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omadasys kaakan (Cuvier, 1830)
形態:
背鰭中央之缺刻較深。體背側有3個縱行的黃褐色斑點帶,幼時較明顯,長成則不明顯。P. hasta為其異名。
分布:
南日本以迄印度洋
生態習性:
棲息沿岸砂泥底。
利用:
供食用。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亞目: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
石鱸科(Family Heamulidae),Grunts
上科: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星雞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