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國際捐書計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ternational Book Donation Programs
作者: 陳敏珍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國際捐書計畫(International Book Donation Programs)的主要目的在於促進資訊有效地交流,是跨國通訊與合作的重要一環。早在商業圖書發行時,書籍於國際間已相互銷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更積極協助各國以外匯購買外國書籍。而將圖書以贈送方式自一國流通至另一國的做法則始於二次世界大戰。保守地估計,至1979年止,全球捐贈之圖書至少達75,000,000冊。
  推行國際捐書計畫的機構包括民間團體與政府部門,前者數量遠超過後者。以國別言之,則集中於美國與加拿大。較著名者有下列數個機構:
  (一)亞洲基金會(Asia Foundation):位於美國舊金山(San Francisco),計畫始於1954年。贈書主要由出版商提供,唯以近10年出版者為限。贈送對象則包括亞太地區10餘個國家各類圖書館與各級學校。此外並提供職業與技術訓練,以滿足亞洲社會特殊的科技需求。
  (二)達瑞恩圖書援助計畫公司(Darien Book Aid Plan, Inc):位於美國康納狄克州(Connecticut),計畫始於1949年。贈書來源係由該公司向個人及團體索贈,其贈送對象則遍及100多個國家,包括圖書館。學校、教師及讀書會等。
  (三)自由書店/美國書屋(Freedom House/ Books USA):位於美國紐約(New York),計畫始於1959年。服務對象為近百個開發中國家的個人。贈書來源係購置而得,經費則由美國人民資助,但不受理圖書的捐贈。
  (四)國際圖書計畫公司(International Book Project, Inc.):位於美國肯塔基州(Kentucky),計畫始於1966年。贈送範圍涵蓋數十個國家,其中印度為最主要的接收者。計畫的目的之一即是促進英語成為國際語言。
  (五)作業書架公司(Operation Bookshelf):位於美國紐約(New York),計畫始於1953年。贈送對象以圖書館、學校及醫院為主,每名受贈者可獲數百冊圖書。
  (六)海外圖書中心(Overseas Book Center):位於加拿大渥太華(Ottawa),計畫始於1968年。以英法文書籍為主。受贈者遍及80餘國,各地難民營亦涵蓋在內。
  (七)蘭佛里圖書館服務(Ranfurly Library Service):位於英國倫敦(London),贈書主要運送至加勒比海、非洲、太平洋島40餘個開發中國家的學校、圖書館、醫院、監獄及偏遠社區等。
  (八)直接救濟基金會(Direct Relief Foundation):位於美國加州(California),主要提供醫療、保健方面的書籍,受贈者須負擔運費。
  (九)美國法律書屋(Lawbooks USA):位於德克薩斯州(Texas),書籍由美國律師提供;贈送對象為非洲、拉丁美洲的律師。
  (十)美國新聞總署(The U.S. Information Agency):位於首都華盛頓(Washington, D.C.),計畫始於1961年,平均每年贈送100,000冊書。
  為官方捐書機構,書籍由出版商提供,贈送對象為與美國有外交關係的開發中國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國際捐書計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