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謹的探討 - 教育百科
嚴 | |
謹 | |
的 | |
探 | |
討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Disciplined Inquiry |
作者: | 林陳涌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嚴謹的探討是指各種研究方法的共同特質,這些特質可以將研究方法所得的結果與意見或信念有效的區隔。進行嚴謹的探討時,研究的立論經小心仔細的檢驗,其研究報告的吸引力不在於作者的雄辯或其他表面上的合理性。不管任何性質的研究,如是嚴謹的探討,研究者就對每一個資料蒐集步驟進行管制,理性思考避免引用到錯誤的資料。假如有瑕疵的資料無法排除而引入,則應在結論時討論這些瑕疵在研究中所帶來的影響。經由嚴謹探討的研究報告,明白的陳述引入立論中的原始資料與如何分析安排這些資料的邏輯處理程序,因此使得研究結論能被接受與信任。然而嚴謹的探討並不一定嚴格的遵循既定的、固定的程序,而且何謂嚴謹的探討難有定論。有些傑出的嚴謹探討,在開始階段沒有明確界定而純屬臆測,只是嘗試一些看起來很奇怪的觀點和程序或是不停的尋求觀點。嚴謹探討中重要的是其研究的資料、立論、與推理能經得起其他研究人員仔細的檢驗。 教育的研究法是充滿趣味的,因為教育不似傳統的獨立學門,而是一個研究的領域。多方的研究學門帶來各種不同的研究觀點、方法、與議題來研究教育領域的現象或問題。這些不同的觀點、方法、與議題有時完整不變、有的稍事修改,但均不違背其原來學門的意旨。這就造成教育研究中嚴謹探討的多樣性。然而不管研究的對象與目標如何的歧異,各種嚴謹探討的研究法總有些共同的問題。其中一個是研究發現的普適性,也就是由某些條件下或某個情境中得出的研究發現能有多少程度的使用到其他條件下或其他情境。普適性主要有兩種,對人與對情境的普適,然其本質基本上是一樣的。質的研究或個案研究在嚴謹探討的考量下,也有同樣的需要。 嚴謹探討的研究方法非常多種,如何選擇適當的方法用在適當的研究中,是研究者最重要也最困難的工作。同時,研究者也應避免毫無批判的固著使用一種研究方法。研究者應先了解研究題目的意義,決定待解決的研究問題,然後選用對這些問題最恰當的研究方法。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嚴謹的探討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