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線譜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ǔ xiàn pǔ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五線譜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ǔ xiàn pǔ |
解釋:
在五條等距平行橫線上標記音符,以表示音樂高低、節奏等性質的樂譜。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五線譜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Wu Hsien P´u |
作者: | 郭玉茹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音樂術語。在五根等距離的平行橫線上,標以不同時值的音符及其它記號來記載音樂的一種方法。其每根線以及線與線之間的空間,自下而上分別稱為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第四線、第五線和第一間、第二間、第三間、第四間,各代表一個音級,這些音級的固定音高根據所用的譜號來決定。譜號有三種:高音譜號、低音譜號、中音譜號。五線譜為適應不同音域的人聲和樂器的需要,有多種譜表,常用的有高音譜表、低音譜表、中音譜表,一般分類為一、記載合奏或合唱的總譜。二、分別記載每種樂器或每個聲部的分譜。三、由高音譜表和低音譜表聯合組成的大譜表,用於鋼琴、管風琴、豎琴及混聲合唱等。五線譜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紀的「紐姆記譜法」及「有量記譜法」,到十七世紀逐步完善,十八世紀開始定型而沿用至今,至1713年傳入中國,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是《律呂正義》續編,記述了五線譜及音階、唱名等,十九世紀中葉以後隨西方傳教士的傳教及新學的興辦而在中國逐步流傳和使用。 |
|
參照: 《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五線譜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