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參與堅持度 - 教育百科
運 | |
動 | |
參 | |
與 | |
堅 | |
持 | |
度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xercise Adherence |
作者: | 胡天玫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運動參與堅持度」意指個人或團體以結構或非結構方式,持續地參與一項運動或體能計畫。基本上,運動參與堅持度的研究,乃因應下述兩個問題而興起:(1)運動計畫課程中的高度流失率,(2)坐式的休閒生活。因此,運動參與堅持度的研究,是以促進身體活動對健康的潛能與確定其對大眾健康的真正影響為目的。 傳統體育與運動的文獻裡,「堅持度」(adherence)與「順從」(compliance)常交替使用。本質上兩者都是有關習慣性運動的理解,但兩者亦有所區別:(1)順從含有「強迫」的意思,反之,堅持度則意指「固著」;(2)順從用在「被規定」運動的臨床團體,堅持度則使用於「自願」運動的一般團體;(3)順從適用於短期健康和醫療處方,堅持度則適用於長期的行為改變。 預測運動參與行為的模式主要有二:第一個模式是由桑斯壯(R.J. Sonstroem)於一九七八年發展的參與身體活動的心理學模式;第二個模式係迪什曼與蓋特曼(R.K. Dishman & L.R. Gettman)於一九八○年發展的心理生物學模式。 桑斯壯的模式主要是考慮參與體能活動對心理(自尊)的益處,在產生這項模式的同時,亦發展出體能評估與運動興趣量表(PEAS),並獲得驗證。而迪什曼與蓋特曼的心理生物模式則以自我激勵、體重典禮脂肪百分比為主要變項,經由相關研究結果發現:較之半途而廢者,堅持運動者通常比較瘦,而且比較會自我激勵。 運動參與堅持度的評量方式通常包括:每週的有氧點數、連續缺席數、指定的出席比率和達成運動目標的比例數等等。 運動參與堅持度的研究在一九八○年代左右快速成長;一九八六年的加拿大運動科學學會(CASS)亦以運動堅持度作為當年的大會主題,加拿大政府並曾出版促進運動參與堅持度的手冊給運動領導者。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運動參與堅持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