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遠離丹麥;船上的各國服裝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ar From Denmark; A Costume Ball on Board Ship
作者: 徐進豐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兩幕雜集喜劇舞劇。奧古斯特.包諾維(August Bournonville, 1805-1879),音樂由倫拜(Hans Christian Lumbye)、葛雷舍(Joseph Glaeser)果卻克(Louise Gottschalk)、杜湃(Edouard Dupuy)及林克(Andreas Lincke)的作品集結而成,舞台設計由Ferdinard Chistensen、Troels Lund與Edward Lebman共同完成,1860年4月20日首演於哥本哈根皇家劇院(Copenhagen Royal Theatre)。故事內容:一艘丹麥巡洋帆船航行於南大西洋,最後停泊在阿根廷的海港,岸邊傳來迎船進港的禮砲聲。丹麥領事家的庭園長廊上正在舉行一場萬國舞會,一群當地有色人種僕役跳著舞,熱鬧異常;領事的美麗女兒讓每位未婚男士心動不已,尤其一位海軍軍官及她的未婚夫都極力討好。舞劇的高潮是船上的面具舞會,船員穿著各自國家的民族服飾,跳著本國的民俗舞,首先登場的是西班牙舞,再來是愛斯基摩舞、中國舞、美洲印地安舞……等。編舞者再次讓每位獨舞者有展示他們各自技巧及特異風格的機會。本劇為相當成熟的作品,舞劇情節提供給編舞者展現多國民俗舞蹈的機會。在雲遊外邦期間,包諾維收集了許多國家的民族舞,然後加以批判性的過濾,再創造出有自我風格,相當戲劇動機,頗高藝術價值的舞蹈,對提昇活化民族舞的藝術價值,貢獻極大。將純正的民族舞適切變化,加入古老諾威爾(Jean-Georges Noverre, 1727-1810)理念,與之後佛金(Michel M. Fokine, 1880-1942)提出的某些舞蹈見解不謀而合。這種集結異國舞蹈的舞集,在當時丹麥上層社會裡極受歡迎,與俄國裴堤帕(Marius Petipa, 1818-1910)所提倡的個性舞蹈(Character Dance)有異曲同工之處。《遠離丹麥》在丹麥本土仍保存全齣完整作品,其他國家則以第二幕較為人知悉,雖然各地民俗舞蹈的部份相當長,不過依然廣受喜愛。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遠離丹麥;船上的各國服裝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