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光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ㄍㄨㄤㄒㄧㄢˋㄖㄨˊ:「ㄖˋㄍㄨㄤ」、「ㄩㄝˋㄍㄨㄤ」、「ㄉㄥㄍㄨㄤ」、「ㄍㄨㄤㄇㄤˊㄙˋㄕㄜˋ」。
  2. ㄖㄨㄥˊ耀ㄧㄠˋㄖㄨˊ:「ㄨㄟˋㄍㄨㄛˊㄓㄥㄍㄨㄤ」。
  3. ㄐㄧㄥˇㄨˋㄖㄨˊ:「ㄍㄨㄢㄍㄨㄤ」、「ㄈㄥㄍㄨㄤ」、「ㄔㄨㄣㄍㄨㄤㄇㄧㄥˊㄇㄟˋ」。
  4. ㄕˊㄐㄧㄢㄖㄨˊ:「ㄍㄨㄤㄧㄣ」、「ㄕˊㄍㄨㄤ」。
  5. ㄆㄧㄥˊㄏㄨㄚˊㄇㄧㄥˊㄌㄧㄤˋㄖㄨˊ:「ㄇㄛˊㄍㄨㄤ」、「ㄍㄨㄤㄏㄨㄚˊ」、「ㄍㄨㄤㄌㄧㄡ」、「ㄍㄨㄤㄌㄧㄤˋ」。
  6. ㄨㄢˊㄖㄨˊ:「ㄍㄨㄤ」、「ㄊㄚㄧˇㄐㄧㄥㄅㄚˇㄕㄣㄕㄤˋㄙㄨㄛˇㄧㄡˇ˙ㄉㄜㄑㄧㄢˊㄉㄡㄏㄨㄚㄍㄨㄤ˙ㄌㄜ!」
  7. ㄉㄢㄓˇㄖㄨˊ:「ㄍㄨㄤㄕㄨㄛㄅㄨˊㄗㄨㄛˋ」。
  8. ㄌㄨㄛˇㄌㄨˋㄖㄨˊ:「ㄍㄨㄤㄊㄡˊ」、「ㄍㄨㄤㄐㄧㄠˇ」、「ㄍㄨㄤ˙ㄓㄜㄕㄣ˙ㄗ」。
  9. ㄉㄨㄟˋㄖㄣˊㄌㄞˊㄌㄧㄣˊ˙ㄉㄜㄎㄜˋㄊㄠˋㄏㄨㄚˋㄖㄨˊ:「ㄍㄨㄤㄍㄨˋ」、「ㄏㄨㄢㄧㄥˊㄍㄨㄤㄌㄧㄣˊ」。
  10. (10) ㄐㄧㄝㄕㄡˋㄅㄧㄝˊㄖㄣˊㄏㄨㄟˋㄏㄠˇㄔㄨˋ˙ㄉㄜㄎㄜˋㄊㄠˋㄏㄨㄚˋㄖㄨˊ:「ㄓㄢㄍㄨㄤ」、「ㄊㄠㄍㄨ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光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āng
解釋:
  1. 能由視覺器官接收,使人察覺物體存在的電磁輻射。
    【例】日光、燈光
  2. 明亮。
    【例】光亮、光天化日
  3. 時間。
    【例】時光、光陰、流光
  4. 景色。
    【例】風光、觀光、春光明媚
  5. 榮耀、名譽。
    【例】為國爭光
  6. 裸露。
    【例】光著身子、光著腳丫子
  7. 完、盡。
    【例】吃光、用光、花光
  8. 僅、只。
    【例】光說不做
  9. 客氣話。用於對別人的恩惠、好處或來臨。
    【例】叨光、光臨、光陪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āng
解釋:
[名]
1.能由視覺器官接收,使人察覺物體存在的電磁輻射。如:「日光」、「燈光」。
2.榮耀、名譽。如:「為國爭光」。《詩經.小雅.南山有臺》:「樂只君子,邦家之光。」
3.景色。如:「風光」、「觀光」、「春光明媚」。
4.時間。如:「光陰」、「時光」。唐.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一:「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5.恩惠、好處。常用在客套話。如:「沾光」、「叨光」。《紅樓夢》第二二回:「明兒就這樣行,也叫他們借咱們的光兒。」
6.姓。如晉代有光逸。
[動]
1.彰顯、發揚。《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
2.裸露。如:「光著腳丫子」、「光著身子」。
[形]
1.明亮。如:「光天化日」。《文選.揚雄.羽獵賦》:「若光若滅者,布乎青林之下。」
2.平滑。如:「光滑」。唐.韓愈〈進學解〉:「爬羅剔抉,刮垢磨光。」
[副]
1.完、盡。如:「吃光」、「用光」、「花光」。
2.僅、只。如:「光說不做」。《紅樓夢》第一○一回:「也不光為我,就是太太聽見也喜歡。」
3.對人說的客套話。如:「歡迎光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ght
作者: 章明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光是一種電磁輻射的能量形式,由它的振幅、波長、相位、偏極、傳播速度和傳播方向等來描述它的特性。雖然光有粒子和波動的雙重性質,但這兩種性質卻不能同時被偵測到,在某些情況下,光的性質像粒子,但一般而言,大部分光的理論都以波動方式描述。
  當光由不透明物體的表面反射或散射,或當其穿透一透明物體時,光的某些特性會造成改變,藉著量測這些特性的改變量,即可得知物體的相關資料,如尺寸、形狀、溫度、速度、密度和受力狀態等等,故光在實驗力學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工具。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視覺所能接受的一種波,給人亮的感覺。
  2. [[動] ] 變亮。
  3. [[形] ] 明亮、發亮的樣子。
  4. [[形] ] 無遮掩。
  5. [[動] ] 通曉、明白。
  6. [[形] ] 平滑。
音讀: ko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視覺所能接受的一種波,給人亮的感覺。
  2. [[形] ] 閃亮耀眼,多用在抽象的感覺。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