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閱讀缺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yslexia
作者: 陳長益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廣義地說,閱讀缺陷係指沒有能力從書寫的文字當中萃取其意義。通常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導致閱讀能力有缺損。其成因可能來自腦部外傷或遺傳上的發展缺陷。
  閱讀缺陷可分成一般性缺陷、視覺性缺陷和聽覺性缺陷三類:
  一般性閱讀缺陷包括:(1)記憶力損傷,含聽覺和視覺兩方面。前者可以發出「ㄇ」、「ㄠ」的音,卻不能讀出「貓」的音來。後者係不能使「貓」一字「再視覺」化,所以不會唸;(2)順序記憶困難,即無法記起時間或數字的順序;(3)方向記憶困難,即無法辨別方向;(4)軀體形象觀念困難,即無法辨別軀體之部分。
  視覺性閱讀缺陷:此類兒童無法藉視覺來閱讀,若其聽覺閱讀能力正常時,則必須唸出聲音才可完成閱讀工作。其主要缺陷包括下列幾方面:(1)視覺鑑別困難 ,如無法辨別 「大」、「太」和「犬」等;(2)知覺速度緩慢;(3)倒置現象,如把「9」看成「6」;(4)視覺順序記憶困難 ,如要兒童把「○」、「╳」、「△」排成一預定順序,他無法排出來;(5)視覺綜合與分析困難,如要兒童把「日」、「刀」、「口」拼成「昭」字有困難。
  聽覺性閱讀缺陷:此類缺陷可能是由於聽覺鑑別或認知失常導致語音分析與綜合上之困難。此類兒童也許可以默讀卻不能朗讀。有時雖可唸得正確,卻無法了解其意義。
  有關閱讀缺陷的補救教學,在閱讀的視覺技巧方面,兒童必須學到:(1)分辨大小的字體;(2)分辨特殊之字體;(3)記憶字以及字形;(4)由視覺記憶特殊的字;(5)認識字的結構部分。在閱讀的聽覺技巧方面,兒童必須學到:(1)區分各種不同的聲音;(2)辨別聲母和韻母的發音;(3)拼音為單字;(4)記住單字的發音。在閱讀的理解技巧方面,兒童必須學到:(1)獲得內容中的主要概念;和(2)記得某些重點內容。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閱讀缺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