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捩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ㄑㄧˋㄈㄚㄉㄨㄥˋㄅㄛㄓㄨㄢˇ˙ㄉㄜㄍㄨㄢㄐㄧㄢˋㄖㄨˊ:「ㄍㄨㄢㄌㄧㄝˋ」、「ㄐㄧㄌㄧㄝˋ」。
  2. ㄋㄧㄡˇㄓㄨㄢˇㄖㄨˊ:「ㄌㄧㄝˋㄕㄡˇ」、「ㄓㄨㄢˇㄌㄧㄝˋㄉㄧㄢ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捩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è
解釋:
  1. 機器發動、撥轉的關鍵。
    【例】關捩、機捩
  2. 扭轉。
    【例】捩手、轉捩點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è
解釋:
[動]
1.扭轉。唐.韓愈〈送窮文〉:「捩手覆羹,轉喉觸諱。」
2.折斷。唐.陸龜蒙〈引泉詩〉:「凌風捩桂柁,隔霧馳犀船。」
[名]
機器發動、撥轉的關鍵。如:「機捩」。《封神演義》第四七回:「撥迴關捩頭頭看,看破虛空物物明。」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彈琵琶所用的弦撥。《廣韻.去聲.霽韻》:「捩,琵琶撥也。」南朝梁.簡文帝〈詠內人晝眠〉詩:「攀鉤落綺障,插捩舉琵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相關資料連結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相關資料連結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ㄌㄧㄝˋ

1. 扭轉。唐.韓愈〈送窮文〉:「捩手覆羹,轉喉觸諱。」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景州一宦家子,好取貓犬之類,拗折其足,捩之向後,觀其孑孓跳號以為戲。」

2. 折斷。唐.李白〈大獵賦〉:「掃封狐於千里,捩雄虺之九首。」唐.陸龜蒙〈引泉詩〉:「凌風捩桂柁,隔霧馳犀船。」

3. 違逆、不順。《新唐書.卷一二五.列傳.張說》:「未沃明主之心,已捩貴臣之意。」

4. 機器發動、撥轉之關鍵。如:「機捩」。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二.酒器九品》引《逢原記》:「舞仙盞有關捩,酒滿則仙人出舞,瑞香毬子落盞外。」《封神演義》第四七回:「撥迴關捩頭頭看,看破虛空物物明。」

㈡ㄌㄧˋ

彈琵琶所用之弦撥。《廣韻.去聲.霽韻》:「捩,琵琶撥也。」南朝梁.簡文帝〈詠內人晝眠〉詩:「攀鉤落綺障,插捩舉琵琶。」

注音: ㈠ㄌㄧㄝˋ ㈡ㄌ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捩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