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附加款目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dded Entry
作者: 陳昭珍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根據〔英美編目規則〕第二版、1988年修訂版之定義,附加款目是指:「在目錄中,除了主要款目以外的其他款目。」,而主要款目(Main Entry)之定義為:「以一定之目錄格式記載有關書目實體(Bibliographical Entity)之完整記錄。」相對於主要款目,附加款目又稱為次要款目。由上述之定義與關係可知,主要款目之記載最為完整,而且主要款目中作為排列依據的標目(Heading)是使用者查尋該資料時最主要的檢索點(Access Point),所以又稱為主要款目標目(Main Entry Heading)。附加款目則是用來輔助主要款目,便利使用者由主要款目標目以外的檢索點,如一書之翻譯者、編者、合作者、繪圖者、題名、叢書名等,來檢索該資料,這些輔助的檢索點又稱為附加款目標目(Added Entry Heading)。
  早期以人工製作卡片時,為省事起見,只在主要款目中,做最詳細完整的書目敘述,同時將附加款目標目記載於追尋項,以為附加款目製作數量及維護時之依據,而於附加款目,則只記錄簡單的書目資料,如作者、書名、年代以及據以檢索及排列的附加款目標目而已;後來以機器代替人工抄寫作業,編目員只需製作一張完整的主要款目卡,再複製所需的附加款目,加打附加款目標目於附加款目上方即可,這套主要款目、附加款目除檢索點外,內容皆相同,故稱為單元卡(Unit Card)。
  在機讀目錄中,每一筆紀錄只記錄一次,已無主要款目、附加款目之區別,而只將主要款目標目及附加款目標目分別記載於不同的欄位,再將這些標目另外製作索引檔(Index File),以為檢索之依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附加款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