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電算(腦)教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ybernetic Education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電算(腦)教育在電算機(電腦)引用到教學歷程中後含有許多意義,如問題、提示答案和結果等,對現在自然科學的教學極有效果;在其他學科中,如數學已不僅用來做統計分析,而且可以發展出足供證明的模式。電算教育的目的,在使用教學機和一套技術系統,而使教學客觀化。
  電算教育依三個階段逐漸增加其複雜性。第一階段為應用數學名辭分別解釋並分析教學的六方面;第二階段為六方面的相互依賴性;第三階段為社會文化環境的依屬性。
  第一階段的六方面是:(1)教材的理論,即資訊;(2)媒體理論,即教學機或電腦輔助教學;(3)心理結構理論;(4)社會結構理論,即程式(program);(5)教學目的論;(6)數目教學論。資訊理論將教材量化以與學習能力銜接。
  第二階段為教誨學習,共有六十二個聯結,以六方面之一的事例與其他五方面相連;例如程式教學即是使數目進入媒體,再使若干由心理決定的學習者在統計預測的社會文化狀況中,符合一目標基準。
  第三階段包括教育經濟學、教學機構、教育史等,以及基於此類概念的教育與未來學的研究。
  電算教育已發展出程式教學的確定方法,以資訊心理為基礎,應用電腦做出教學數目學。(注:英文字Cybernetics現已改用Computer)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電算(腦)教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