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非正規教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on-Formal Education
作者: 黃富順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非正規教育係指在正規教育體系外的任何有組織的教育活動,係針對特殊對象的學習需求而設計的教育活動,常與「正規教育」對應使用。此類活動通常亦具有可資辨別的教育對象或學習目標,包括在職訓練、識字教育、公民教育、社區發展課程、宗教訓練、自我成長、充實生活內涵等課程。學習活動的產生依對象的需要即時開辦,並非固定在某一特定的時期。提供非正規教育的單位繁多,包括各級學校、社教機構、民間組織、宗教團體及政府機關等。非正規教育的實施方式亦呈多樣化趨勢,包括課堂教學、函授教學、電視教學、廣播教學、旅行教學、巡迴教學等。非正規教育,依學分的獲得而言,亦可分為學分班及非學分班。透過非正規教育的管道,亦可獲得學歷、資格、文憑或學分證明。不過,非正規教育以提供特定對象的進修與學習新知為目的,類皆屬於非學歷、非學分的課程。非正規教育與正規教育主要的不同處如下:
  1.非正規教育原則上開放給每個人,並不管其過去的教育成就如何;但正規教育則往往具有選擇性,通常以學習者過去的教育成就為選擇標準。
  2.非正規教育的內容是具體的,與生活有關,具彈性,以當前的實際問題為主;而正規教育的內容則較固定,較具永久性的知識。
  3.非正規教育以日常生活的立即應用為取向;而多數的正規教育則以未來生活準備為目的。
  4.非正規教育係一種繼續的過程,而正規教育則是一次式、終結性的教育活動。(參見「正規教育」)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非正規教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