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頌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ㄔㄥㄧㄤˊㄖㄨˊ:「ㄙㄨㄥˋㄧㄤˊ」、「ㄍㄜㄙㄨㄥˋ」。
  2. ㄐㄧㄥ˙ㄉㄜㄊㄧˇㄘㄞˊㄨㄟˊㄆㄟˋㄏㄜˊㄨˇㄉㄠˋㄗㄢˋㄇㄟˇㄗㄨˇㄒㄧㄢㄕㄣˊㄌㄧㄥˊㄐㄩㄣㄓㄨˇ˙ㄉㄜㄩㄝˋㄍㄜㄈㄣㄨㄟˊㄓㄡㄙㄨㄥˋㄌㄨˇㄙㄨㄥˋㄕㄤㄙㄨㄥˋ
  3. ㄧˇㄔㄥㄧㄤˊㄨㄟˊㄓㄨˇ˙ㄉㄜㄧˋㄓㄨㄥˇㄨㄣˊㄊㄧˇㄖㄨˊ:「ㄐㄧㄡˇㄉㄜˊㄙㄨㄥˋ」、「ㄉㄚˋㄉㄧˋㄙㄨ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頌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òng
解釋:
  1. 稱讚。
    【例】稱頌、頌揚、歌功頌德
  2. 祝禱。通常用於書信中。
    【例】恭頌大安、順頌時安
  3. 朗讀。通「誦」。
    【例】頌其詩,讀其書。(《孟子.萬章下》)
  4. 《詩經》六義之一。是配合舞蹈,讚美祖先、神靈、君主的樂歌,可分為周頌、魯頌、商頌。
  5. 以讚美表揚為內容的文體。如劉伶的〈酒德頌〉、陸機的〈漢高祖功臣頌〉。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òng
解釋:
[名]
1.《詩經》六義之一。是配合舞蹈,讚美祖先、神靈、君主的樂歌,可分為〈周頌〉、〈魯頌〉、〈商頌〉等。
2.文體名。一種以讚美表揚為內容的文體。如劉伶的〈酒德頌〉、陸機的〈漢高祖功臣頌〉。
[動]
1.稱讚別人的好處。如:「歌功頌德」。《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即帝位三年,東巡郡縣,祠騶嶧山,頌秦功業。」
2.祝禱。通常用於書信中。如:「敬頌近安」、「順頌時安」。
3.朗讀。通「誦」。《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注音:
漢語拼音: róng
解釋:
[名]
儀容。通「容」。《說文解字.頁部》:「頌,貌也。」清.段玉裁.注:「貌下曰:『頌,儀也。』古作頌貌,今作容貌。」《漢書.卷八八.儒林傳.毛公傳》:「教時,徐生以頌為禮官大夫,傳子至孫延、襄。」
[動]
寬容。通「容」。《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世以鮑焦為無從頌而死者,皆非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ō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ㄖㄨㄥˊ

1. 儀容。通「容」。《說文解字.頁部》:「頌,貌也。」清.段玉裁.注:「貌下曰:『頌儀也。』……古作頌貌,今作容貌。」《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徐生》:「教時,徐生以頌為禮官大夫,傳子至孫延、襄。」

2. 寬容。通「容」。《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世以鮑焦為無從頌而死者,皆非也。」《漢書.卷二.惠帝紀》:「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當盜械者,皆頌繫。」

㈡ㄙㄨㄥˋ

1. 《詩經》六義之一。為讚美祖先、神靈、君主之樂歌,分〈周頌〉、〈魯頌〉、〈商頌〉。《廣韻.去聲.用韻》:「頌,歌也。」《集韻.去聲.用韻》:「頌,一曰:『告成功之詩。』」《禮記.樂記》:「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論語.子罕》:「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2. 稱讚別人之好處。如:「稱頌」、「讚頌」。《史記.卷四.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即帝位三年,東巡郡縣,祠騶嶧山,頌秦功業。」唐.元結〈大唐中興頌.序〉:「前代帝王,有盛德大業者,必見於歌頌。若今歌頌大業,刻之金石,非老於文學,其誰宜為?」

3. 文體名。一種以讚美表揚為內容之文體。如劉伶〈酒德頌〉、陸機〈漢高祖功臣頌〉。

4. 祝禱。通常用於書信中。如:「敬頌近安」、「順頌時安」。《平妖傳》第三三回:「雖則如此,那百姓們千萬張口咒詛祝頌,難道全然沒用?」

5. 朗讀。通「誦」。《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注音: ㈠ㄖㄨㄥˊ ㈡ㄙㄨ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頌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