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預防性訓導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eventive Discipline
作者: 沈六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預防性訓導是指預防偏差行為的發生所採取的訓導策略或措施,也就是要採取某些行動以預防或阻止偏差行為的發生。教師們早已發現,從各方面考慮以預防偏差行為的發生,比在偏差行為發生後再加予處理更佳。有人主張預防偏差行為發生的最佳方法,就是提供有趣的課程,使學生專心一意地投入學習活動。如果學生有犯錯的可能時,教師就要立即反應,學生才不敢踰越規範。
  事實上,有趣的課程確實能夠減少偏差行為的發生率。教師偶爾一次表現粗暴的態度,也確有其效果,但是僅能偶一為之;否則,對學生的態度和自我訓導(self-discipline)所產生的不良效果,立即會超過它的好處。
  教師可以運用許多策略或方法,以減少偏差行為發生的可能性。下列提供一些預防性策略,可供建立訓導體系的參考;每一策略使學生對學校建立積極的關係,以及培養對學校更積極的態度,都有附加的利益。
  1.盡可能設計有價值與有樂趣的課程:選擇有價值的知識,提供有樂趣的活動,教師應切記,學生的基本需求是喜歡歡樂、歸屬感、自由和權力。
  2.負責照顧掌握班級:教師必須堅決地負責照顧與掌握他們的班級,並有最高的權威(使學生敬服的權威),然後才能勝任愉快。教師要求學生參與,但是教師應做最後的決定。
  3.訂定教室行為的良好規則:教室規則應該簡短而清晰明確。一般而言,五或六項即已足夠。並且要與學生們慎重小心地討論,然後貼在教室布告欄,而且要隨時檢討、修正、複習。
  4.強調良好的態度與遵守金科玉律的生活:一開始就真誠明確地表達,教師確實關切學生,希望學生表現最高標準的行為,期望學生表現良好的態度與舉止,禁止學生諷刺與苛刻。教師要表現關懷、風範、禮儀、助人,以作為學生的最佳典範。並且常常與學生討論這些觀點與作法,而且要求學生注意以及力求改進。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預防性訓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