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眇 - 教育百科
眇 |
|
- 部首 目
- 部首外筆畫 4畫
- 總筆畫 9畫
- 漢語拼音 miǎo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iǎ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iǎo |
解釋:
[動] 1.瞎了一隻眼。亦指全盲。《南史.卷一二.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傳》:「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宋.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 2.凝注、細視。《漢書.卷一○○.敘傳上》:「若乃牙、曠清耳於管絃,離婁眇目於豪分。」唐.顏師古.注:「眇,細視也。」 [形] 1.幽遠、高遠。《楚辭.屈原.九章.哀郢》:「眇不知其所蹠。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為客。」唐.韓愈〈合江亭〉詩:「瞰臨眇空闊,綠淨不可唾。」 2.微小、卑微。《莊子.德充符》:「眇乎小哉,所以屬於人也。」《漢書.卷七.昭帝紀》:「詔曰:『朕以眇身獲保宗廟,戰戰栗栗,夙興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傳《孝經》、《論語》、《尚書》,未云有明。』」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目小。段注本《說文解字.目部》:「眇,小目也。」《易經.履卦.六三》:「《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 2. 一眼失明。亦指全盲。《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譌》:「眇,偏盲。」《南史.卷一二.后妃列傳下.梁元帝徐妃》:「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宋.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 3. 凝注、細視。《漢書.卷一○○.敘傳上》:「若乃牙、曠清耳於管絃,離婁眇目於豪分。」唐.顏師古.注:「眇,細視也。」 4. 幽遠、高遠。《楚辭.屈原.九章.哀郢》:「眇不知其所蹠。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為客。」漢.王逸.注:「眇,猶遠也。」唐.韓愈〈合江亭〉詩:「瞰臨眇空闊,綠淨不可唾。」 5. 微小、卑微。《漢書.卷七.昭帝紀》:「詔曰:『朕以眇身獲保宗廟,戰戰栗栗,夙興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傳《孝經》、《論語》、《尚書》,未云有明。』」唐.顏師古.注:「眇,微也。」《莊子.德充符》:「眇乎小哉,所以屬於人也。」 |
|
注音: | ㄇㄧㄠˇ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眇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