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體育方法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林正常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體育方法學是一門體育學術科目,主要在探討體育教學與活動實施時的一些方法,以期達到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效率。以日本人石津誠所著〔體育方法學〕一書為例,總論之下,包括方法論、指標論、編成論、學級論、教材論與學習論等。
  方法論包括自然科學的方法論、精神科學的方法論、自然科學的方法論與精神科學的方法論之批判、身心合一的方法論;指標論包合目標設定的要素、可能目標的設定、目標認識的理論,以及與其他科目的關係等;編成論涵蓋意圖的明示與理解、由抽象至具體化的途徑、分科至綜合的橋樑等;學級論敘述學級集團的構成與活動,前者敘述學級團體的意義、學級團體的基礎與學習集團編成的問題,後者討論個人、分組與學級的自治活動等;教材論則涉及教材的內部體系與具體性、教材的類型與教育意義、學習的具體性與教材;學習論討論學習的形態、學習單元、男女合班問題等。
  此外,運動學習的動機與興趣、集中與分散練習、全部與部分學習、學習程度與過渡學習、團體運動與個人運動的教學方法、體育教學實施與課堂管理、學生成就的評價、教學媒體的應用、教學環境的布置等皆與教學效果息息相關,也都是體育方法學探討的問題。
  體育活動與其他科目教學的主要不同點,在於教學內容的活動性、教學場所的多樣性,及如何在學生活動當中安排適當的學習環境,並規範學生行為,也是相當重要的問題,自然也是體育方法介紹中不可忽略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體育方法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