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蠣鴴(蠣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urasian Oystercatcher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Haematopus ostralegus
形態:
體長40~46公分。雌雄外形相似,喙橘紅色,腳粉紅色,具紅色眼圈,虹膜紅色;飛行時可見翅膀上明顯的白色翼帶;尾羽白色,尾羽末端具黑帶。非繁殖期時頸部也有白色半頸圈,喙色澤較暗。幼鳥羽色較晦暗,雜有褐色斑點,具一白色半頸圈,眼睛具褐色眼圈,虹膜褐色,喙基部黃紅色,尖端暗褐色,腳灰色。幼雛背部暗黃色,胸部、腹部白色。
分布:
共3亞種,分布於歐洲、亞洲和非洲,夏季於歐亞大陸北部繁殖,冬季遷移至非洲北部、歐洲南部及亞洲東部。
生態習性:
非繁殖期時會聚集成群。覓食時會用喙深入土壤或泥巴去探取蠕蟲、昆蟲幼蟲、軟體動物。平時於草原奔跑時,翅膀上抬,一邊振翅一邊發出“kleep kleep”叫聲。繁殖期4~7月,繁殖地主要在海岸,岩礫、沙灘、海邊草皮、岩石陸岬和島嶼等,但有部分往內陸築巢,例如河谷、高沼地、燒過的地面甚至是開闊的林地。求偶展示時會作吹笛表演,顯示其興奮的狀態,兩、三隻甚至更多隻的蠣鴴會伸直頸部,肩也會跟著向前,喙尖朝下,張喙發出一連串的“kle-eaps”聲,並合併顫音,再漸慢且重複多次;此展示多在跑步時發生,但有時也會在空中,甚至在棲枝上,有時有宣告領域的作用。雄鳥有時會在空中作蝴蝶式的飛行,以吸引雌鳥與之交配。巢明顯,可用好幾年,以小卵石、貝殼、野兔糞便和植物莖組成。雌雄共同築巢、孵卵。每窩可產2~4個卵,卵和岩石色澤相近,具暗色斑紋。孵化期24~27天。幼雛1天後便能離巢,但要35天後才會飛。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科:
蠣鴴科 (Family Haematopod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蠣鴴(蠣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