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語言障礙理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ory of Linguistical Barrier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英國社會學家與教育家柏恩斯坦(Basil Bernstein)認為兒童生活在社區中,與別人交往必須使用語言,而語言的使用對兒童語言的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語言的學習是社會化的過程。柏恩斯坦對此曾做過研究,發現兒童與成人的交往,決定了「限定」的形式,也就是在低階層環境中的兒童,其語言常以「我」為主,缺乏規範性;中等階層環境的兒童,其語言常富於討論的性質;上等階層環境的兒童,其語言常富於變化。
  兒童如生活在低階層的社區中,很容易學得破碎的語言,而且語言的溝通常會有許多障礙存在,這種障礙稱為「語言的藩籬」(Sprachbarrieren, Linguistical Barrier)。「語言的藩籬」除了外國語言與本國語言溝通的困難外,尚有「社會情況」與「語言的水準」因素。
  語言本來就是做為溝通之用的,如果有了障礙,在溝通上就會發生困難。因此柏恩斯坦於一九四五至一九六○年間,在倫敦一家職業進修學院的支持下,從事語言的研究。他發現語言符號是階層特殊化社會關係的符號轉換,是用互動來控制。尤其是家庭的角色結構與語言的溝通方式有密切的關聯。同樣地,語言的意義與兒童的認知發展也有密切的關係。在他的觀念中,所謂「語言障礙」,就是社會階層與社會化所構成。因此為了克服兒童語言的困難(如使用破碎的語言、語言的組織不完整),父母在社會中應提升自己的角色和功能,利用親子關係,教給自己子女最優美的語言,並排除語言發展的障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語言障礙理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