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旁觀者效應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ystander Effect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當一陌生人遭遇急難時,如果現場只有一人,此人可能見義勇為,力急救助。如果現場有數人,則可能彼此袖手旁觀,無人向前幫助。像這種有旁觀者在場會抑制人行為發生的現象,稱為旁觀者效用。據社會心理學家觀察發現,旁觀者人數越多的時候,眾人趨前救助的傾向越低。原因是若多人在場,「應該」上去幫助的責任分散到在現場的各人,不致完全集中在一人身上,以致降低助人行為的發生。
  此外,社會心理學理論指出,人們錯根據周圍的訊來判定是否該幫助他人。當求助訊息不明確,且周圍其他人並未表現出助人的意圖時,個體的助人行為會受到抑制。而當求助者的求助訊息越明確,個體的助人的疑慮越少時,個體的助人行為趨向即會增加。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旁觀者效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Bystander Effect
作者: 詹昭能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旁觀者效應」指當偶發事件發生時,往往有人聚觀,旁觀者愈多,伸出援手救急的人愈少,而且援助者的反應愈遲緩,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旁觀者效應。
  一九六四年三月十三日凌晨三點二十分左右,紐約市一個酒吧女經理下班回家,在停車後準備進入公寓大樓時,遭歹徒刺殺身亡。事後調查中在歹徒三度的追殺過程中,至少有三十八個人表示曾聽到被害人的尖叫聲,他們開燈,推開窗戶,探頭下望,喝斥歹徒:「放開那女郎!」卻無人及時伸出援手或報警。致歹徒離去後復返,在公寓樓梯間殺害被害人。當時那些人似乎忽視了危急問題的存在,以致未能協助受害人脫困。
  為解釋這種旁觀者的冷漠(Bystander Apathy)現象,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達爾利(John Darley, 1910~1990)與拉坦那(B. Latané)後來以實驗室的研究證明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的假設:在偶發事件發生時,由於當時有很多的旁觀者在場,伸出援手的責任感被分散了。
  後來的相關研究強調,個人察覺到危急事件之後,必須正確地認知危急事件,承擔起救急的責任,並決定伸出援手,才會採取助人的行動。如果誤認為不是危急事件、又認為處理責任不在個人,而採取隔岸觀火的態度,或因顧及自身安全,不肯冒險犯難,就不會有人挺身而出助人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旁觀者效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