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展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zhǎ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ㄚˇㄎㄞㄕㄨㄓㄤㄖㄨˊ:「ㄓㄢˇㄎㄞ」、「ㄓㄢˇㄒㄧㄣˋ」、「ㄕㄨㄓㄢˇ」、「ㄓㄢˇㄧㄢˊ」、「ㄓㄢˇㄔˋ」、「ㄔㄡˊㄇㄟˊㄅㄨˋㄓㄢˇ」。
  2. ㄔㄣˊㄌㄧㄝˋㄖㄨˊ:「ㄓㄢˇㄌㄢˇ」、「ㄓㄢˇㄕˋ」。
  3. ㄔㄣˊㄌㄧㄝˋㄕˋㄨˋㄧˇㄍㄨㄥㄘㄢㄍㄨㄢ˙ㄉㄜㄏㄨㄛˊㄉㄨㄥˋㄖㄨˊ:「ㄕㄨㄓㄢˇ」、「ㄊㄜˋㄓㄢˇ」。
  4. ㄕˋㄑㄧㄥˊ˙ㄉㄜㄧㄢˇㄅㄧㄢˋㄖㄨˊ:「ㄈㄚㄓㄢˇ」、「ㄊㄨㄛˋㄓㄢˇ」。
  5. ㄈㄤˋㄎㄨㄢㄧㄢˊㄔㄤˊㄖㄨˊ:「ㄓㄢˇㄏㄨㄢˇ」、「ㄧㄢˊㄓㄢˇ」。
  6. ㄕˊㄖㄨˊ:「ㄓㄢ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展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ǎn
解釋:
  1. 舒張開、使擴張。
    【例】展眉、展翅、舒展
  2. 放寬、延長。
    【例】展延、展緩、展期
  3. 施展。
    【例】一籌莫展
  4. 陳列。
    【例】展示、展覽、展出
  5.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ǎn
解釋:
[動]
1.翻轉、轉動。《說文解字.尸部》:「展,轉也。」《西遊記》第一○○回:「須臾間,那馬打個展身,即退了毛皮。」
2.舒張、打開。如:「舒展」。《莊子.盜跖》:「盜跖大怒,兩展其足,案劍瞋目。」宋.蘇軾〈題淨因壁〉詩:「蕉心不展待時雨,葵葉為誰傾夕陽。」
3.延長。《漢書.卷九○.酷吏傳.王溫舒傳》:「令冬月益展一月,卒吾事矣。」
4.擴張、擴大。《國語.晉語二》:「今嘉其夢,侈必展。」《水滸傳》第一一六回:「此也是數中星宿,盡是陛下開疆展土之臣也。」
5.施行、實施。《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慇勤。」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四齣:「到了觀中,且安置閣兒上,擇日展禮。」
6.省視、檢閱。《周禮.春官.肆師》:「大祭祀,展犧牲。」
7.陳列、鋪放。如:「展覽」。《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百官之屬,各展其物。」
8.記錄。《周禮.天官.內宰》:「正其服,禁其奇邪,展其功緒。」
9.濡染。同「沾」。參見「展汙」條。
[名]
姓。如明代有展迪。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á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誇耀、展現。
  2. [[動] ] 陳列、展示。
  3. [[動] ] 打開。
音讀: thiá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將東西攤開、展開。
  2. [[動] ] 打開。
音讀: Tián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