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文化體系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én huà tǐ xì
解釋:
某一文化的各部,因具某種程度的互依,及內部彼此的連繫,而可視為具有特徵及可以與其他文化區隔的獨立系統。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文化體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ultural System
作者: 湯梅英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文化體系是帕森斯(T. Parsons)探討社會及行動體系時,所提出對文化的看法,將文化視為維護社會整合的主要力量。
  把社會視為有機體,運用結構功能的體系分析方法,將社會行動分為層次分明,且彼此相互關聯的四個次級系統:即文化體系、社會體系、人格體系及生物體系。基本上任何社會行動均受此四個體系的力量所支配或干擾。其中文化體系位居四個體系之首,並且控制其下的社會、人格及生物等體系,因此文化體系是最重要的層次。
  依帕森斯對於社會及行動體系的看法,所有體系均有四個功能要件,也就是為了生存,任何體系必須執行適應(Adaptation)、目標達成(Goal 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及模式維持(Pattern Maintenance)四項功能。
  就整個社會而言,任何社會的基本問題即是如何與外在環境調適。大體而言,生產與經濟形式是用以控制外在環境,維持基本生存的方式;而政治體系是達成預期目標的特定系統;社區(Community)的存在則是為使社會成員和諧一致,以便整合。不論是應付外在環境,或為達成目標,或達成統整,基本上都是人類意識活動的結果,也是人類社會的創造,都須由人賦予特定的意義,並以特定的形式表現。因此,不論是生產模式、經濟型態、政治制度或社區類型,終必接受人類意識的指導,也都是反映人類的理念、信仰和價值系統。換言之,人類社會中往往有一套制度來規範、潤飾和發展其理念、信仰及價值,並不斷加以詮釋。這種制度往往自成體系,即為帕森斯所稱之文化體系,也因此社會能維持其自成的模式,而有其獨特的文化傳統。
  帕森斯認為文化是象徵符號形成模式並具有某種秩序的體系,由於文化體系大部分具有象徵的和主觀的特性,文化方可以輕易地從一個體系傳達至另一個體系。經過傳播擴散,文化可從一社會體系轉移至另一社會體系;而人格體系間的文化轉移,也可經學習和社會化而達成。文化象徵的特性,使文化有能力控制其他的行動體系,也可以變成其他體系的成分。在社會體系中,文化具體化為規範、價值;在人格體系裡,文化則內化進入行動者;而文化獨立存在的形式則是知識、象徵符號與觀念。因此,帕森斯認為在四個社會行動次級系統中,文化是一種具有高資訊,但只需少量能源的體系,可以節制那些需要多能源,卻少資訊的行動體系。
  一個社會若要生存下去,就必須不斷的調適,並有某種程度的整合,但若要代代延續下去,則必須仰賴一套文化體系來維繫既有的社會整合。人類社會因有象徵的語言、文字,而由初等社會進入中等社會,再因律法、規範等普遍原則的發展,而由中等社會進入高等社會,文化體系的維護,可說是最高境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文化體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