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星眸皓齒 - 教育百科
ˊ
ˋ
ˇ
  • 漢語拼音 xīng móu hào ch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īng móu hào chǐ
解釋:
常用來形容人的容貌明麗。亦指美人。元.楊訥《劉行首》第三折:「捨性命輕拋撇,則戀著星眸皓齒,杏臉鶯舌。」也作「皓齒明眸」。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星眸皓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xīng móu hào chǐ
釋義:
猶「明眸皓齒」。見「明眸皓齒」條。01.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捨性命輕拋撇,則戀著星眸皓齒,杏臉鶯舌。」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明眸皓齒」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明眸皓齒」,常用來形容美人容貌明麗,因為二者長在娟秀的臉上,更加引人注目。曹植在他作的〈洛神賦〉中,形容洛神的美麗:「丹脣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是說美麗的洛神,她有著鮮明的紅唇,潔白的牙齒,明亮的眼睛顧盼流轉,兩頰的笑靨俏麗動人。後來「明眸皓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美人容貌明麗。唐.杜甫〈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是借用「明眸皓齒」來指有著明目皓齒的美女楊貴妃。
典源:
此處所列為「明眸皓齒」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據《文選.卷一九.賦.情》引)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迺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襛纖得衷,脩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脣(1)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2),靨輔(3)承權(4)。瑰姿豔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注解〕 (1) 丹脣:紅脣。 (2) 睞:音ㄌㄞˋ,旁視;斜視。 (3) 靨輔:臉頰上的笑渦。靨,音|ㄝˋ,面頰上的微渦,俗稱酒渦。輔,通「」,臉頰。 (4) 權:通「顴」,面頰。
書證:
01.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捨性命輕拋撇,則戀著星眸皓齒,杏臉鶯舌。」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星眸皓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