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沙皮爾-沃爾夫假設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apir-Whorf-Hypothesis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美國語言學家沙皮爾(Edward Sapir, 1884~1939)與沃爾夫(Benjamin Lee Whorf)(沙皮爾的學生)提出了著名的「沙皮爾-沃爾夫假設」,他們對美洲印地安語言作廣泛的調查,並對那些語言的知識和理論有重大的貢獻:
  1.相對論:對於文化相對論的貢獻是,闡明了不同語言的族群,以用不同的方式認定現實界。他們思想的方式決定他們說話的語言。
  2.決定論:對語言之間可能預料變異的數量和類型沒有什麼限制,並包括其語義結構。語言對思想決定性的影響是全面性,無語言的思想必不存在。
  把以上兩種主張放在一起,就會得出結論: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思維方式,在他們形成的概念方面所發現的變異,不存在任何限制。又如果某人能發現一種方法,去制約人們所學習的語言,就能控制思想。
  以上之沙皮爾-沃爾夫假設,雖有爭執,認為其假設不當,但是沙皮爾的一段話卻值得肯定:在語言人類學的命題方面,每一種文化內涵都可以在語言中表現出來,傳遞字義需要新文化經驗。語言的形成獲得肯定,交談也就顯得有意義。不但基於本質決定經驗,而其大部分經驗在經驗的材料中,可解釋為隱藏的意義。
  沃爾夫的論點比較激進,偏向於「語言的相對原則」(linguistical relative principle)。認為語言與文化的關係不會再有問題,於是「文化形成思想」,及「思想本身發生在語言裡」的理論得以建立。如英語、德語、梵語、中國話等,每一種語言都有其巨大的結構系統,在這系統中,文化預先決定了語言的形式與範疇。基本上,每一句話,不但是告知的,也在傳遞文化的本質,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現象與關聯,以及產生的意識。
  沃爾夫所要建立的是「語言結構的基模」(structure schema of language),依據語意去了解字的意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沙皮爾-沃爾夫假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