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狄亞格烈夫,瑟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iaghilev, Sergei Pavlovich (1872-1929)
作者: 張麗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俄國芭蕾舞團經理人(ballet impresario)生於Novgorod,卒於威尼斯。1890年到聖彼得堡學習法律,不久成為青年作曲家、畫家與作家;同時加入以貝努亞(A. Benois)及巴克斯特(L. Bakst)兩人為中心之青年文藝協會;並與友人埃斯克史特瓦(Mir Iskosstva)合辦《藝術世界》(The World of Art, 1899),同年被聘任為馬林斯基劇院(Maryinsky Theatre)之藝術顧問,負責出版年刊及製作該團的兩齣舞劇《賽德柯》(Sadko)及《雪兒維亞》(Sylvia),獲得極大的成功,1901年辭去此職。1904年後專注於籌辦聖彼得堡及巴黎兩地俄國藝術家作品展演之事宜。1908年受邀將「郭都諾夫」(Boris Godunov)製作至巴黎上演,為此1909年再度應邀至巴黎,籌辦俄國歌劇與芭蕾舞季之演出。這批來自聖彼得堡及莫斯科之最佳舞者與音樂家,在巴黎的表演格外成功。其後數度集合俄國的名舞者赴巴黎演出,1911年終於成立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Ballets Russes de Sergev Diaghilev),舞者尼金斯基(Nijinsky)為舞團最重要人物。從此狄氏擔任該團團長,至1929年病逝於維也納為止。他對於歐洲芭蕾的推展改進有深厚貢獻,雖然該團經常處於瀕臨破產的狀態,但他仍然鍥而不捨持續的經營。俄國十月革命時,該團正在巴黎演出,從此無法返俄國,而成為一個流亡巴黎,享譽國際的俄國芭蕾舞團。狄氏挑選有潛力之年輕舞者,確有其獨到的鑑賞力,並且極具整合各種藝術人才的能力,對當時芭蕾的發展影響深遠。除了使古典芭蕾恢復其完整性及嚴謹性外,更將芭蕾舞劇的形式、主題與技巧帶進新古典芭蕾的領域。成為二○年代至三○年代所有藝術的領航員之一。狄氏雖不是優秀的藝術創作者,但是與其合作的藝術家,皆為藝術界之頂尖人物,其中舞蹈家包括卡莎薇娜(Karsavina)、柴妮奇娃(Tchernicheva)、羅波可娃(Lopokova)、司貝斯柴娃(Spessivtzeva)、索可洛娃(Sokolova)、丹妮洛娃(Danilova)、杜布洛夫斯卡(Doubrovska)、波姆(Bolm)、杜林(Dolin)……以及李法(Lifar)等。而編舞家則有:佛金(Fokine)、尼金斯基(Nijinsky)、馬辛(Massine)、尼金斯卡(Nijinska)及巴蘭欽(Balanchine)等。設計師有:巴克斯(Bakst)、貝努亞(Benois)、羅利哥(Roerich)、畢卡索(Picasso)、馬堤斯(Matise)、勞倫辛(Laurencin)……等人;作曲家則包括史特拉溫斯基(Stravinsky)、浦羅柯菲耶夫(Prokofiev)、拉威爾(Ravel)、德布西(Debussy)、薩悌(Satie)、浦朗克(Ponlenc)……等等。狄氏無疑是廿世紀藝術界的重要人物。1968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曾有兩部描述狄氏的電視電影。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狄亞格烈夫,瑟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