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瑪拉巴石斑魚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瑪拉巴石斑魚
英文名: Epinephelus malabaricus
描述: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3.0-3.7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平坦或略凸。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5列。鰓耙數8-11+14-18。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4-64;縱列鱗數101-117。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4-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淺褐色,有五條微斜之暗色褐帶,有時不顯著,腹側之帶有分叉之情形。頭部、體側、胸部、下頜腹面、口緣均具黑褐色斑點;頭部及體側另具白色斑點及斑塊之散佈。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暖水域,西起非洲東岸、紅海,東至東加,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台灣主要分布於北部、東部及南部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labar Grouper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Epinephelus malabaricus (Block and Schneider, 1801)
形態:
體長為體高之3.6倍,前鰓蓋後下角無膨大之棘齒。體淺褐色有五條微斜之暗色橫帶,近腹面則呈分叉狀,帶內並含白斑。全長可達1公尺。
分布:
自南日本以迄印度洋均有分布。
生態習性:
棲息於距河口不遠之礁石區,常藏於洞穴中,小魚常入侵河口域,也棲息於60公尺深處,以魚、蝦、蟹為食,多利用白天覓食。雌魚性熟於大約70公分左右,生殖季為8~10月間。
利用:
成熟雄魚體型較大,為可供養殖之魚種。食用。肉美。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亞目: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
鮨科(Family Serranidae),Seabasses
上科: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瑪拉巴石斑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