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葛拉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lasser, William
作者: 曾端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葛拉塞為現實治療(Reality Therapy)的創始人。葛氏於一九二五年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二十三歲時便已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二十八歲時開始行醫。葛氏在接受心理治療訓練時,其現實治療理念已逐漸萌芽。後來他在一所女子感化學校(Ventura School for Girls)的工作經驗,蘊釀出〔沒有失敗者的學校〕(Schools without Failure, 1969)一書的主要概念。葛氏主張學校不應該讓學生產生失敗感,對無法勝任讀書的孩子而言,學校中的挫折對其心理的傷害甚大。
  葛拉塞於一九六五年提出「現實治療」理論,並於一九六七年在美國洛杉磯創立「現實治療中心」(Institute for Reality Therapy),從事現實治療理論與方法的訓練推廣工作。該中心另有分支機構「教育者訓練中心」,專門訓練教育工作者運用現實治療理論於教學申。一九八一年創刊〔現實治療期刊〕(Journal of Reality Therapy),在現實治療的推廣上肩負重要角色。
  葛拉塞在其生涯早期(1960~1970)係以「現實治療」及「沒有失敗者的學校」為思想重心;到了一九八○年代,葛氏致力於發展現實治療的理論基礎,以解釋人的行為功能,而有〔心理的位置〕(Strations of the Mind, 1981)及〔控制理論〕(Control Theory, 1984)二書的問世。近年來,他一本對教育的關懷,將控制理論推展到教學情境及學校管理上,並著有〔控制理論在教室中的應用〕(Control Theory in the Classroom, 1988)及〔品質學校〕(The Quality School, 1990),以闡述其理念。
  現實治療的源起乃是因葛氏看出傳統心理治療方法的缺失,即讓當事人把精力用在談論父母或他人,談其感受,以及一大堆過去的事件與經驗,無異於在幫助當事人免去自己的行為責任。葛氏強調問題發生於現在,就不應在治療中著力於過去,應談當事人目前的生活,以及當事人能做些什麼來改變困境。治療者應引導當事人談自己、談自己的計畫、談正在做的事、談將如何對待現在與未來,而不讓當事人把時間與精力浪費在談已逝去的事情。基於此,現實治療的過程在幫助當事人學習主導自己的生活,為自己做有效的選擇,並培養處理生活壓力與困擾的能力。不論生活中曾經發生過什麼,或曾經做過什麼,每個人都能在今天重新決定將做些什麼。「你正在做什麼」是葛拉塞給予每位遇到困擾的人之最佳處方。短短一句話,涵蓋了現實治療的精神:在困境中,個體應該把注意力放在當前所能做的,自己能做選擇、他必須做選擇,同時必須做正確的選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葛拉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