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親密需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eed for Affiliation
作者: 詹昭能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由於很多親密需求以主題統覺測驗方法(thematic apperception method)探討,而且各有不同評分標準,使得概念的定義還沒有最後的定論。根據各家說法,親密需求可界定為個人對同伴、友誼的需要。
  自莫瑞(H.A. Murray, 1893~1988)以問卷方式研究親密需求的個別差異起,心理學家發展出各種方法測量親密需求,一九五○年代此方面的研究曾達到高潮,最有名的實驗之一是心理學家夏赫特(S. Schachter, 1922~)在一九五九年發表的親密需求研究,他以即將接受的電擊會不會痛的說明,控制受試者焦慮程度,藉以觀察受試者選擇與人一起等實驗的傾向,結果證明焦慮愈高,愈想與有相同處境的人在一起。
  從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gy)觀點言,人類與鳥、魚、蟻等群性動物一樣,有群聚的需要與行為,原因是有利於覓食、安全與繁衍,不過人類的社會與文化系統,使這項進化論原則複雜化。除社會團體的權位結構與同儕壓力,可能迫使個人屈從團體;而為了追求個人名位、實現利他主義(Altruism)或充實精神生活,也可能選擇參與相關社會團體。
  綜合心理學家的說法,人需要親近別人的理由至少還有五種:(1)刺激:在與人生動有趣的活動中,尋求刺激(positive stimulation);(2)認識:在訊息不足情況下,透過社會性比較(social comparison)降低認識不確定情況;(3)情感;當問題發生時,友伴可提供情感方面的支持(emotional support),減低恐慌心理;(4)社會性:除別人的注意與讚賞外,人還需要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5)精神性:包括親密需求在內的所有心理需求,都是為了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親密需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