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長鼓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ang Ku Wu
作者: 巫允明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瑤族民間舞蹈。流傳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南、廣東等省的瑤族聚居區。是古老的傳統活動跳盤王中的祭祀性男子舞蹈。可作為單人獨舞、雙人對舞和集體群舞等多種形式的鼓舞出現。長鼓的鼓身為長筒形,兩端蒙皮革,以繩索固定、繫緊。鼓身中部稱為鼓腰,細至可供一手握之。瑤族支系眾多,因生活地域與文化氛圍的差異,使舞蹈的風格、動作各有特色、不盡相同,有的表現生產勞動或造房子的動作、有的表現製造長鼓的過程,打法多種多樣,有時以一手迅速揮舞長鼓,另一手隨之以指尖、掌等不同部位彈敲、擊打鼓面的高超技藝見長;有時以下肢動作的靈巧、高難和優美而贏得陣陣喝采。廣 東連南、連山、湖南江華,廣西富川、賀縣等地的主要步法有:〈跨腿轉〉、〈蹲步轉身〉、〈跳轉擊鼓〉、〈踢腿擊鼓〉等;廣西龍勝在步法上還特有:〈踏步擊鼓〉、〈旁點步擊鼓〉、〈盤腳〉、〈馬步跳擊鼓〉等;廣西金秀的步法突出在:向左右送胯和跳起深蹲。但各地擊鼓作舞的動作中都有:矮、穩和顫動的共同特點。該鼓舞可在無其它樂器伴奏下作舞,也可有鑼、鼓、蘆笙等伴奏加入。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長鼓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