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需求消減學習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eed Reduction Theory of Learning
作者: 陳啟勳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需求消減論是解釋動機理論的一種。坎農(W.B. Cannon)於一九三九年提出「個體有維持身體內在環境均衡的傾向」,即所謂的均衡作用(homeostasis)。當身體內最適狀態水準有變動時,體內的感覺器官會察覺到,並促使克服不均衡的組織發生作用。在均衡作用下,需求(need)是指各種生理的不平衡,或是偏離最適狀態的狀況,例如飢餓、口渴等產生的生理狀態。驅力(drive)是指因為某些身體或組織需要,如食物、水、氧,或逃避痛苦,而產生的激發狀態。此種激發狀態會促使有機體表現出行為,以滿足需求。因此,驅力是指需求造成的心理影響。在生理獲得平衡後,驅力就降低,激發狀態的活動就停止。因此稱之為需求消減論,亦稱為驅力消減論(Drive-Reduction Theory)。
  郝爾(C.L. Hull)說:「學習發生在且只發生在反應被增強之時」,而增強發生作用也只有在驅力被消減的時候。換言之,個體之所以發生學習,是因為在反應之後驅力得到消減之故。可見學習是經由減少驅力而使反應得到增強的歷程。老鼠做了正確反應之後所以必須給予食物增強,就是因為食物可以使老鼠的飢餓驅力減少,而使刺激與反應之聯結加強。這種觀點的學習理論稱為需求消減學習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需求消減學習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