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動機理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ories of Motivation
作者: 丁振豐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動機(motivation)是指引發、維持並引導行為的內在歷程;而動機理論就是心理學者對這個概念所做的系統性及理論性的解釋。解釋動機的理論主要有五類:
  1.本能論:早期的理論認為人類的行為是由一些天生的動機(motives)所引起。但是這種說法無法解釋人的行為為何在不同的時空下會有不同。因此佛洛依德(S. Freud)對本能採取一種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人的行為受到與生俱來的慾力(libido)所影響,慾力促使個體採取行動,以減少由慾力所引起的緊張。慾力中又以生之本能(Eros)及死之本能(Thanatos)兩種最為重要。
  2.行為論:行為取向的動機論認為個體的一切活動都起因於內在的生理需求而生的驅力,驅力促使個體產生行為。如果該行為能消除因驅力而引起的緊張,則會增強目標刺激與成功反應之間的聯結。換言之,個體過去的經驗是促動個體行為的力量。
  3.人文論:以馬士洛(A. Maslow)為代表。馬士洛主張每個人都有一個需求層次(needs hierarchy),這些需求從最低層到最高層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隸屬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根據馬士洛的說法,需求層次中較低的尚未得到滿足時,那些需求即成為行動的動機;而一旦這些需求得到適當滿足,行為會受高一層需求的支配,例如衣食足而後才能知榮辱。
  4.認知論:認知論嘗試以理解的心理歷程來解釋行為的動機,代表理論有饒特爾(J. Rotter)的制握信念(locus of control)的概念,及韋納(B. Weiner)的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制握信念是指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對自己與環境關係的看法,有人相信凡事操之於己(內控,internal control),有人則認為個人的命運操之於外(外控,external control)。韋納採取並引伸饒特爾的概念,將影響工作成敗的因素分為能力、努力、工作難度、運氣、身心狀況、別人反應等六項。這六項又可歸納為:因素來源(內外在)、穩定性及可控制性等三個向度。例如運氣就是一種外在、不穩定又不可控制的因素。個人在工作成敗檢討後的歸因取向會影響個人以後再從事類似工作時動機的高低。
  5.社會學習論:班杜拉(A. Bandura)以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 theory)解釋動機產生的原因,認為個人在追求目標過程中,當面臨一項特殊工作時,對該項工作動機的強弱決定對自己自我效能的評估。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其某方面工作能力的自我評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動機理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