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薩伊的圖書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braries in Zaire
作者: 楊乃樺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薩伊共和國位於非洲中部,面積2,345,409平方公里,大部分屬於薩伊河流域(即剛果河)。1992年人口約有37,900,000,境內種族有454種,方言200種以上,其中4種是全國通行的標準語言,官方語言為法文。
  在比利時殖民統治時期,薩伊舊稱比屬剛果(Belgian Congo):1960年獨立後改名剛果共和國(Republic of Congo),為了與剛果人民共和國區分,又改稱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1971年始採用今名之薩伊共和國。
  薩伊開始成立圖書館源自於一項慈善活動,1898年由布魯基爾市長布爾斯(Charles Buls)起草剛果圖書館法案,許多有心人士捐贈了不少圖書,到了1905年圖書館遍及100多個城鎮,各館有150至200冊的圖書。1946年特別規定為非白人建立圖書館,次年為重組公共圖書館,特成立中央公共圖書館負責協調。總計在比利時統治下,1958年共有388所公共圖書館,另有39所專為白人所設,雖然館藏量大部分少於400冊,這個公共圖書館系統在非洲卻是獨一無二的。
  薩伊獨立時,國內有1所中央圖書館,大量的小型公共圖書館,部分專門圖書館及2所學術圖書館,皆有不同的發展與重要性;大學及專門圖書館有較好的設備與組織,但幾乎所有的圖書館都缺乏足夠的空間、經費、設施、專業人員及新的文獻資料。尤其公共圖書館的數量和品質都明顯地下降,除了以上的因素,人為的破壞也是原因之一,民眾的資訊需求逐漸無法得到滿足。政府與館員努力的方向,除加強培訓專業人員,並計畫將所有的圖書館納入一個科技資訊的中央系統中。
  薩伊的國家圖書館成立於1949年,獨立後隸屬於藝術文化部,負責管理全國的公共圖書館。1971年國立薩伊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Zaire,簡稱UNAZA)由3所大學重組而成,其中金夏沙校區是最大且最古老的,1954年成立,1980年代末已有300,000冊館藏。每個校區皆有1所總館、數個分館和研究中心,1976年以後,服務、組織及資料處理都邁向標準化,採用杜威十進分類法及國際標準書目著錄格式。
  專門圖書館成立於1930年代,對科技及文化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除了有特殊及專業的館藏,並率先將現代化的資料處理方式引進國內使用,如電腦設備等。
  薩伊的圖書館專業組織只有:薩伊檔案專家、圖書館員及資訊科學家學會(Zairois Association of Archivists, Librarians, and Information Scientists,簡稱AZABDO)。1968年召開第一次專業會議,出席人員包括博物館人員。目前這個學會正努力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以促進薩伊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薩伊的圖書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