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醋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ㄇㄧˇㄇㄞˋㄍㄠㄌㄧㄤˊㄉㄥˇㄋㄧㄤˋㄓˋㄔㄥˊㄩㄥˋㄌㄞˊ調ㄊㄧㄠˊㄨㄟˋ˙ㄉㄜㄙㄨㄢㄨㄟˋㄧㄝˋㄊㄧˇㄖㄨˊ:「ㄅㄞˊㄘㄨˋ」、「ㄏㄟㄘㄨˋ」、「ㄏㄨㄥˊㄘㄨˋ」、「ㄘㄨˋ」、「ㄋㄨㄛˋㄇㄧˇㄘㄨˋ」、「ㄕㄨㄟˇㄍㄨㄛˇㄘㄨˋ」。
  2. ㄐㄧˊㄉㄨˋㄖㄨˊ:「ㄘㄨˋㄉㄨˋ」、「ㄘㄨˋㄧˋ」、「ㄘㄨˋㄊㄢˊ˙ㄗ」、「ㄘㄨˋㄐㄧㄥˋㄉㄚˋㄈ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用米、麥、高粱等發酵釀成,用來調味的酸味液體。
    【例】白醋、黑醋
  2. 嫉妒。
    【例】醋妒、醋意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以米、麥、高粱等釀成,用來調味的酸味液體。如:「米醋」、「黑醋」。《宋史.卷一八五.食貨志下七》:「賣醋毋得越郡城五里外,凡縣、鎮、村並禁,其息悉歸轉運司。」
2.嫉妒的心理。如:「吃醋」、「醋罈子」。
[動]
1.害怕、畏懼。《西遊記》第二六回:「他見拿我不住,儘有幾分醋我。」
2.嫉妒。《紅樓夢》第九回:「因此賈瑞、金榮等一干人,也正醋妒他兩個。」
注音:
漢語拼音: zuò
解釋:
[動]
客人以酒回敬主人。「酢」的本字。《說文解字.酉部》:「醋,客酌主人也。」清.段玉裁.注:「諸經多以酢為醋;唯禮經尚仍其舊,後人醋、酢互易。」《儀禮.特牲饋食禮》:「祝酌授尸,尸以醋主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ò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以米、麥、高粱等釀成,用來調味的酸味液體。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ㄗㄨㄛˋ

客人以酒回敬主人。「酢」之本字。《說文解字.酉部》:「醋,客酌主人也。」清.段玉裁.注:「諸經多以酢為醋;惟《禮經》尚仍其舊,後人醋、酢互易。」《四聲篇海.酉部》:「醋,報也。進酒於客曰獻,客答主人曰醋。」《儀禮.特牲饋食禮》:「祝酌授尸,尸以醋主人。」

㈡ㄘㄨˋ

1. 以米、麥、高粱等釀成,用以調味之酸味液體。如:「米醋」、「黑醋」。《宋史.卷一八五.食貨志下七》:「賣醋毋得越郡城五里外,凡縣、鎮、村並禁,其息悉歸轉運司。」《齊民要術.卷八.作酢法》:「酢者,今醋也。」

2. 酸味。如:「醋溜溜」。《齊民要術.卷八.黃衣黃蒸及糱》:「六月中,取小麥,淨淘訖,於瓮中以水浸之令醋。」唐.白居易〈東院〉詩:「老去齒衰嫌橘醋,病來肺渴覺茶香。」

3. 嫉妒。如:「吃醋」、「醋罈子」。《紅樓夢》第九回:「因此賈瑞、金榮等一干人,也正醋妒他兩個。」《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疑惑我多得了主子的錢,我疑惑你多得了主子的錢。爭風喫醋,打吵起來。」

4. 害怕、畏懼。《西遊記》第二六回:「他見拿我不住,儘有幾分醋我。」《西遊記》第五五回:「行者卻也有些醋他,虛丟一棒,敗陣而走。」

注音: ㈠ㄗㄨㄛˋ ㈡ㄘ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酸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