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普通急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cute IIIness
作者: 劉淑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主要的普通急症包括心臟病、中風、高血壓、暈倒及癲癇等,其急救方法分別說明如下。
  1.心臟病:(1)心絞痛;又稱狹心症。症狀:左上臂及左肩會鈍痛、呼吸短促、噁心、出汗、臉色發青,常在運動時或情緒激動時發作。急救方法:採半坐臥姿勢休息,以減輕心臟負擔;若患者有帶藥,協助將藥置放在舌下,並立即送醫。(2)心肌梗塞。症狀:突然發作、噁心、呼吸困難、虛弱、眩暈、胸痛持續、脈搏快且不規則。急救方法:解開身上束縛衣物,採半坐臥姿勢;若患者有帶藥,助其服下藥物;觀察生命現象,必要時實施CPR,並立即送醫。
  2.中風:腦部血管堵塞、栓塞或破裂。症狀:輕微者會有頭痛、眩暈、記憶突然消失、耳鳴、四肢無力、語言困難及視覺障礙;嚴重者則失去知覺、呼吸困難、失語、大小便失禁、瞳孔大小不一、臉部及肢體肌肉麻痺。急救方法:採半坐臥姿勢,頭側向一邊;注意生命現象,保暖,儘速送醫。
  3.高血壓:收縮壓高於一百六十mmHg,舒張壓高於九十mmHg的現象。症狀:頭痛、暈眩、耳鳴、頸部痠痛、脈搏很強。急救方法:症狀出現時,儘速送醫;平時汪意飲食和運動,並定期量血壓、體重;經醫師指示,應服藥控制。
  4.暈倒:腦部暫時缺血。症狀:面色蒼白、不省人事、皮膚溼冷。急救方法:平躺抬高腳部,若不能平躺則採坐姿,頭垂放在兩膝間;解開身上束縛衣物,維持空氣流通;若未恢復知覺,送醫救治;恢復後略為休息,可回復原來的作息。
  5.癲癇:中樞神經系統失調異常放電。症狀:小發作時,是幾秒鐘的意識模糊、兩眼直視;大發作時,昏眩、眼睛發花、耳鳴、情緒很低潮、兩眼直視、全身手腳抽搐、昏迷、口吐白沫。急救方法:保護傷患,防止碰撞發生外傷;平躺,頭側向一邊,保暖,觀察直至清醒;勿企圖制止抽播,俟發作後,保持安靜讓病人休息,若連續發作應立即送醫。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普通急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